[发明专利]一种雾霾防治口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31735.9 申请日: 2017-04-11
公开(公告)号: CN106820349A 公开(公告)日: 2017-06-13
发明(设计)人: 朱德锐;韩睿 申请(专利权)人: 青海大学
主分类号: A41D13/11 分类号: A41D13/11;A61M31/00;A61K36/8968;A61P11/00;A62B7/00;A62B9/02
代理公司: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代理人: 李树志
地址: 810016 *** 国省代码: 青海;6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口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个人防护用品,具体涉及一种雾霾防治口罩。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是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近几年中国的雾霾已经延及了大部分的国土,不但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也危机着民众的身心健康。对于个人雾霾防护用品,最为方便、实用的当属口罩。

现有口罩通常以防霾、防尘、杀菌和抗病毒等方式设计和生产,即以多层无纺布生产加工,以防尘过滤层、吸附纤维层、防毒防臭层、杀菌或抗菌层等通用功能为主,或以中药粉末和中药物包预防治疗感冒、鼻炎、哮喘及呼吸道等保健功能为辅。例如,公告号为CN20551248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口罩”,其口罩内置药物层,通过鼻腔的呼吸功能,把中药颗粒中能消炎杀菌的药物成分吸入鼻腔,有效的杀灭附着在鼻腔和呼吸道的细菌病毒,以此保护鼻腔和呼吸道,并且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又例如,公告号为CN20364654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分体式多功能药物口罩”,当置入中药粉袋后,该口罩即为药物口罩,佩戴者通过呼吸吸入挥发的中药药剂即可达到防治某些疾病效果。又如公告号为CN20321995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防感冒药物口罩”,口罩纱袋内内置紫苏、薄荷、金银花、桑叶和霍香药物粉末,可有效地杀灭病菌,堵截病菌进入人的口鼻腔,从而达到预防感冒的目的。

公布号CN103932430A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口罩用芯片,芯片中加入含有中药提取物的配液,配液通常为无纺布的4-5倍,这样的口罩不但过于厚重给佩戴者不舒适的感觉,还会由于配液的加入使呼吸不畅,影响了口罩的使用效果。

综上,现有口罩的设计和生产中,均采用药物包的方式在口罩的内芯夹层中添加药物,这样的不利之处在于药物颗粒吸入肺部,同时会影响口罩的透气性和轻便性,给佩戴者带来不舒适的感觉。同时药物包中的药物大多属于清咽利喉类,没有特异针对雾霾和粉尘对人体组织的毒害修复和损伤保健等新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雾霾防治口罩,其特征在于:在口罩本体1中添加一药膜层2,所述药膜层2经药液浸泡后制得,所述药液由冬虫夏草20~40份、草红花10~20份、地骨皮20~40份、百合15~30份、麦冬15~30份、桑白皮15~30份、鱼腥草10~15份、丹参10~15份、太子参10~15份、薄荷5~10份、鹅不食草5~10份、苍耳子5~10份和玫瑰1~5份煎煮制得。

进一步地,药膜层2设置在口罩本体1的夹层中。

进一步地,药膜层2黏附于口罩本体1内侧。

进一步地,药膜层2内侧附着一单向阀一3,该单向阀一3在吸气时打开,在呼气时关闭。

进一步地,药膜层2的一侧黏附于口罩本体1内侧,另一侧黏附单向阀一3。

进一步地,在口罩本体非药膜层部位设置单向阀二4,所述单向阀二4在呼气时打开,在吸气时关闭。

本发明口罩含有一药膜层。药膜含有多种特色的中藏药活性成分,可置于防霾口罩之中,或黏附于口罩的内膜层。在人体呼吸作用过程中,药膜中药物成分轻度散发,对人体的鼻、咽喉和肺器官等呼吸道系统具有一定的生物药理和保健作用,对雾霾地区的人群起到生物保健作用,为了更有效吸收药膜层的药物成分,在药膜层设置一单向阀,在吸气时单向阀打开,呼气时单向阀关闭。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口罩的内膜层,该内膜层是由药液浸泡后的载体材料,在本发明中称之为药膜层,该药膜层置于口罩内的夹层中,或黏附于口罩的内膜层。通过该药膜中释放的药物吸入人体来减缓和修复由雾霾颗粒对人体呼吸系统的损伤。

用于本发明的药物为中藏药配方,其中:冬虫夏草20~40份、草红花10-20份、地骨皮20~40份、百合15~30份、麦冬15~30份、桑白皮15~30份、鱼腥草10~15份、丹参10~15份、太子参10~15份、薄荷5~10份、鹅不食草5~10份、苍耳子5~10份和玫瑰1~5份。

在所述配方中,各成分的功效如下:

冬虫夏草:对于呼吸系统,冬虫夏草可明显增强肾上腺素的扩张支气管作用,调节支气管平滑肌,减轻支气管炎症、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症状,延缓发病时间。同时对引起肺部感染的病菌有强烈抑制和杀灭作用,且虫草酸和虫草多糖能修复已受损的肺泡细胞。

草红花:性味辛温,归入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

地骨皮:性寒、味甘,具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的功效,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内热消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大学,未经青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17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