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鹿角胶中鹿、牛源性多重荧光PCR检测引物、探针、试剂盒及检测方法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31856.3 申请日: 2017-04-11
公开(公告)号: CN106868188B 公开(公告)日: 2020-07-31
发明(设计)人: 步迅;刘艳艳;范阳阳;胡悦;张全芳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C12Q1/6888 分类号: C12Q1/6888;C12Q1/686;C12N15/11
代理公司: 济南克雷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9 代理人: 张祥明
地址: 250100 ***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鹿角 胶中鹿 牛源性 多重 荧光 pcr 检测 引物 探针 试剂盒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鹿角胶中鹿、牛源性荧光PCR检测引物、探针、试剂盒及检测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试剂盒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以实现龟甲胶中龟、牛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本发明能够快速的检测到鹿角胶及其制品中鹿、牛源性,从而辨别真伪,具有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准确度高、通量大、使用方便、耗时短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鹿角胶中鹿、牛源性多重荧光PCR检测引物、探针、试剂盒及检测方法与应用。属于胶类中药动物源性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鹿角胶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vus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vusnippon elaphusl)的角经水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称白胶,与阿胶并列为上品。在《本草逢原》中称为鹿胶,味甘、咸,性温,入肝、肾两经,具有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等功效。长期服用可以滋养强壮,补血止血,抗衰防老,适用人群广泛。

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鹿角胶为鹿角经水煎熬、浓缩制成的固体胶,为单一来源的固体胶,不允许添加其他胶类。然而,由于鹿角胶的生产原料有限,价格昂贵,加上现行药典不能准确有效的检测出鹿角胶是否添加了其他胶原成分,因此假冒伪劣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鹿角胶生产加工过程中掺入其他动物的皮毛,包括廉价的猪皮、牛皮等。致使鹿角胶行业产品价格悬殊,质量参差不齐,真假难辨。若消费者长时间服用劣质鹿角胶,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达不到相应的疗效。劣质鹿角胶产品的出现影响整个鹿角胶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发展更加可信、灵敏的检测技术来满足监管部门的治疗控制与监管的要求。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基于DNA的生物学鉴定手段逐渐丰富起来,DNA分子法主要是利用显示生物特征的各种生物物种所具有的不同DNA序列信息进行鉴别,它可以突破依据感官检测的局限性,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更加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为基础的技术已逐步成为了食品药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种属鉴定的核心方法。近年来实时荧光PCR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并使得成分含量的定量溯源成为可能,由于荧光定量整个检测过程为闭管操作,所以有效的减少了实验过程中的污染的危险,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目前,对于鹿角胶的鉴定主要还是从多肽角度利用质谱定性检测,专利CN103630620A利用多肽差异性,通过加入限制性内切酶来检测鹿角胶中溯源鉴定。但这些方法均针对鹿角胶中多肽差异性进行鉴定,而由于技术的局限性,灵敏度和假阳性比率相对较高,判定上不够准确。因此,传统的鉴别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当前鹿角胶真伪鉴别的要求。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鹿角胶中鹿、牛源性的研究目前在国内还尚未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鹿角胶中龟、牛源性荧光PCR检测引物、探针、试剂盒及检测方法与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同时检测鹿角胶中鹿、牛源性荧光PCR检测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如下:

正向引物UF序列:5’-CTGATGGTGCAACCGCTATC-3’,如SEQ ID NO.1所示;

反向引物UR序列:5’-TCTAGGGCAGGGTTTTGTGTT-3’,如SEQ ID NO.2所示。

一种同时检测鹿角胶中鹿、牛源性荧光PCR检测探针,包括:

鹿特异性探针LUP序列:5’-TAAGGAAACAACAACACTCTTTATGGG-3’,如SEQ ID NO.3所示;

牛特异性探针NP序列:5’-CCGGAGTAATCCAGGTCGGT- 3’,如SEQ ID NO.4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1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