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驾驶行为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2230.4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4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民;范琳;李卓;周肖肖;王科;张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K9/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21 陕西省西安市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行为 受限玻尔兹曼机 滑动窗 输入端 隐层 预处理 端点检测算法 时间序列信息 加速度数据 时频域特征 网络 分布方式 时间序列 实时提取 特征融合 行为信息 序列片段 移动终端 有效特征 预设参数 整体识别 智能手机 自动识别 可识别 切换点 传感器 三轴 手机 算法 融合 转换 优化 改进 | ||
1.一种基于智能手机自动识别驾驶行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智能手机上的内置加速度传感器采集信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来进行行为识别,使得移动终端能获取当前用户的行为,判断用户的点火、驾驶、熄火行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从手机传感器中获取的实时三轴加速度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利用端点检测算法确定行为切换点,通过滑动窗实时提取时间序列信息并计算序列片段的时频域特征,选取有效特征后,融合原始行为信息与特征建立完整时间序列段作为受限玻尔兹曼机的输入端,隐层转换为网络可识别的伯努力分布方式,优化预设参数的多隐层受限玻尔兹曼机对输入端信息的特征进行提取,最终通过DBN(DeepBelief Network,深信度网络)实现驾驶行为的识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智能手机上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采集信息,并进行平滑滤波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处理成的100*3的矩阵a=(ax, ay, az),其中ax表示手机坐标系x轴上的加速度信息,ay表示y轴上的加速度信息,az表示z轴上的加速度信息,将矩阵a依次按手机坐标系x, y, z变化为1*300的行向量b。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于启动、点火、刹车、熄火等暂态驾驶行为事件仅在一小段时间序列中存在明显特征变化,在其余时间段内行为相似度较高,同时数据采集过程中不能准确提取行为有效数据段而降低识别率,因此使用端点检测算法检测驾驶行为事件的有效时间序列段,在输入原始行为实值数据的同时选取其时频域特征并进行组合分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原始信息与特征数据融合建立完整时间序列段作为深信度网络的输入实现驾驶行为的识别,并将分类结果实时反馈给智能终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层RBM搭建网络学习模型,FFDBN网络模型如图3所示,其结构为n-100-100-7;该网络由一层自由度为n的输入端RBM、两层隐层RBM,输出顶层设置一个softmax分类器构成一个NN,其中对于每种驾驶行为,自由度n为一个变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邮电大学,未经西安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22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