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手机外壳轮廓度缺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2538.9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4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金少峰;王晓东;王刚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B07C5/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手机外壳 轮廓 缺陷 方法 | ||
1.一种检测手机外壳轮廓度缺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被测试的智能手机外壳(5)放置在测试系统结构件(4)的前方中央位置处的移动测试平台上,测试系统结构件(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CMOS摄像模组(2)和第二CMOS摄像模组(3),其具体方法包括:
步骤1)设置传感器采样行数为n个像素,按照深度测量范围确定传感器采样像素行数;
步骤2)放置手机外壳到移动测试平台的工作台托板上,使用波长405nm的半导体线结构光激光器照射手机外壳,第一CMOS摄像模组和第二CMOS摄像模组分别采集激光线图像,提取光条特征图像信息,摄像头光轴和激光线光平面夹角选择了45度;
步骤3)伺服电机带动移动测试平台的工作台托板移动,移动过程中半导体线结构光激光器连续照射手机外壳,第一CMOS摄像模组和第二CMOS摄像模组解析光条图像信息,计算机将光条图像位置坐标转换成上表面3D点云数据,系统在2秒内完成表面轮廓检测,获取产品测量高度图;测试过程中,图像采样次数St=pl/sstep,pl是产品测量长度,sstep是采样步长;
步骤4)产品测量高度图生成后,将高度图转换成灰度伪彩图,图像中浅色代表凸出的结构特征,深色代表凹进去结构特征;按照灰度图像的处理方法处理灰度伪彩图,使用2D图像检测方法进行后处理;
步骤5)在实际产品高度图生成灰度伪彩图后,进行产品空间定位运算,定位运算使用轮廓特征匹配方法;
步骤6)根据步骤5)定位信息二次定位检测区域,将检测区域Ri1分成若干网格,为了避免漏检,网格区域设置若干像素宽度的重叠区域;
对每个区域的点云使用机器学习的大数据拟合方法进行处理,使用最小二乘法数据拟合计算出每个网格区域的平面一般方程模型AX+BY+CZ+D=0;
为避免散乱点干扰,使用了最小二乘法迭代竞争算法,即采用多次最小二乘回归获得精确的网格平面模型,每次拟合后将所有点重新代入模型,计算出点到平面距离,选出误差较小的点重新进行拟合,这样经过多次拟合后获得精确的网格平面模型,从而排除散乱点对模型计算的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手机外壳轮廓度缺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后,具体还包括:
步骤7)根据轮廓高度图数据,计算手机凹凸点的体积;
首先在每个网格内所有点计算到步骤6)拟合出来网格区域的平面的距离,距离大于t的点标记出来,设置成255白色像素,距离小于t的标记成0黑色像素;这样就形成缺陷的连通斑点图像,然后使用Blob分析算法快速检测出斑点的数目和每个斑点的面积;最终根据合格产品的缺陷数目和面积的要求进行分类,每次进行一次面积缺陷检测仅需十几个ms;其中,t是预设的一个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手机外壳轮廓度缺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具体包括:
首先设定一个较小的分割阈值tr1,然后将阈值tr1计算出来的连通域范围作为凹凸点的计算区域,此区域面积值是s1,在此区域内检测不同分割值tr2,tr3,tr4,...,trn的子连通域面积s2,s3,s4,...,sn,子连通域边界搜索使用种子生长法实现,每次边界检测完面积值相应也可以获得;
其中,凹凸点体积V=m*(s1+s2+s3+s4+,...,+sn),即凹凸点体积是在初始搜索到的连通域范围内进行计算,这里m是相邻阈值trn和trn+1之间的高度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253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