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座椅靠背用复合片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3697.0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1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夏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胜军 |
主分类号: | B32B17/04 | 分类号: | B32B17/04;B32B17/10;B32B27/04;B32B27/08;B32B27/28;B32B27/30;B32B27/32;B32B27/34;B32B27/36;B32B37/06;B32B37/10;B60N2/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黄耀钧 |
地址: | 4534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座椅 靠背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座椅靠背用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塑胶片材,塑胶片材的一侧复合有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片材,塑胶片材的另一侧复合有树脂片材,树脂片材是由基体树脂与纤维层组成,基体树脂与纤维层合为一体,纤维层上涂布有基体树脂;所述纤维层包括经向玻璃纤维束与纬向碳璃纤维束,经向玻璃纤维束与纬向碳璃纤维束相互交叉成网状,经向玻璃纤维束与纬向碳璃纤维束均有1000~2000根纤维丝捻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座椅靠背用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片材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砜、聚苯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座椅靠背用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片材中的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天然植物纤维或矿物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座椅靠背用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丝的平均纤维径为5~8μm,玻璃纤维单束直径为0.4~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座椅靠背用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碳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为1~3μm,碳纤维单束直径为0.3~0.7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座椅靠背用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树脂为热塑性树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座椅靠背用复合片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塑胶片材和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片材分别通过传送带进入烘箱中,形成上下两层叠加结构,加热,烘箱加热温度为100~200℃,加热后备用;
(2)树脂片材的制备:先将基体树脂加热软化,加热温度为150~250℃;接着将纤维层浸渍至经过加热后的基体树脂中,浸渍时间10~20min,然后自然晾干,备用;
(3)模具处理:清理新能源汽车座椅靠背模具,然后喷涂脱模剂;(4)新能源汽车座椅靠背的制备:将步骤(1)加工好的两层叠加结构和步骤(2)得到的树脂片材置入新能源汽车座椅靠背模具内,模压成型,模具压力1500~1800T/M2,上模温度30~80℃,下模温度30~80℃,保压时间40~90s,脱模;
(5)传送带将其继续输送至钢带压机中,通过钢带压机施加压力,使其成为一个表面光滑、无毛孔的整体板材,其中钢带压机的压力为200~500KG/M2,最后自然冷却或水冷、风冷后,裁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胜军,未经夏胜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36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旋转压缩机及车辆
- 下一篇:压缩机和具有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