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卸载装置、自卸式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3922.0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8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蔡丹虎;于永飞;田顺文;吴平;张森;李展强;陆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雷迪奥视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H05K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载 装置 显示装置 | ||
1.一种卸载装置,其具有配合安装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分别具有配合安装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件的配合安装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卸载装置;
所述卸载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推动机构;
所述推动机构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推动机构具有至少一组可伸缩的传力杆,所述传力杆的端部为斜面,所述斜面所形成的小端靠近第一组件的配合安装面设置;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传力杆沿第一组件的配合安装面移动,当所述传力杆朝向所述第二组件移动时,所述传力杆的斜面顶抵且沿所述第二组件移动,以将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分离,第二组件的配合安装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抵顶端,传力杆移动速度不均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具有第一传动件;
所述推动机构具有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形成交错轴传动;
所述传力杆包括第一传力杆和第二传力杆,所述第二传动件轴线上设有与其连接的第一传力杆;
所述第一传力杆一端部活动的连接第二传力杆,所述第二传力杆为相对于第一传力杆线性移动,所述第二传力杆的移动方向与第一传力杆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或形成夹角;
所述第二传力杆滑动设置在第一组件的配合安装面上,所述第二传力杆的端部设有所述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件为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输出轴,其外表面具有螺旋槽;
所述第二传动件为与输出轴啮合的齿轮,使输出轴和齿轮形成蜗轮蜗杆连接;
所述齿轮的轴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传力杆;
所述第一传力杆为设置在齿轮轴线上的短轴;
所述第二传力杆为端部具有连接孔的杆体,所述连接孔与短轴螺旋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件为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齿条,其表面具有齿牙;
所述第二传动件为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使齿条和齿轮形成齿轮齿条连接;
所述齿轮的轴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传力杆;
所述第一传力杆为设置在齿轮轴线上的短轴;
所述第二传力杆为端部具有连接孔的杆体,所述连接孔与短轴螺旋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力杆为沿轴线设置的且相对于第二传动件对称分布的两组。
8.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力杆包括与短轴连接的轴套以及与轴套可拆卸的卡接的推杆,所述轴套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连接孔,其另一端设有凹设的卡槽,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卡槽适配的卡头,其另一端设有所述斜面,所述轴套与所述推杆通过卡槽和卡头可拆卸的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力杆设有斜面的端部 形成有宽度尺寸大于第二传力杆本身宽度的推动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和卡头之间为榫接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具有角度不同的至少两个分斜面,所述分斜面相互衔接,越靠近所述第一组件的配合安装面设置的分斜面的斜度小于越远离第一组件的配合安装面设置的分斜面的斜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斜面包括第一分斜面和第二分斜面,靠近所述第一组件的配合安装面设置的为第一分斜面,远离第一组件的配合安装面设置的为第二分斜面,第一分斜面的斜度为30°,第二分斜面的斜度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雷迪奥视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雷迪奥视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39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