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氰基‑5‑羟基吡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4455.3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0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潘进成;李寿德;潘尚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银澐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84 | 分类号: | C07D213/84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2102 | 代理人: | 张晋 |
地址: | 730900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兰包***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氰基 羟基 吡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中间体,确切讲本发明涉及一种2-氰基-5-羟基吡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氰基-5-羟基吡啶又称5-羟基吡啶-2-氰基或5-羟基皮考啉腈,分子式为C6H4N2O,是一种重要的化中间体。美国David J.Ager和Robert A.Erickson等学者研究了2-氰基-5-氨基吡啶的合成方法(The Synthesis of the High-Potency Sweetener,NC-00637.Part 2:Preparation of the Pyridine Moiety,Organic Process Research&Development 2004,8,62-72),为2-氰基-5-羟基吡啶的合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基础,如下式所示:
虽然目前生产该产品的国内外厂家颇多,如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药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众多厂家,但是并未公开2-氰基-5-羟基吡啶具体的合成工艺与方法。因此在实际生产2-氰基-5-羟基吡啶的过程中,原料种类、具体工艺参数、生产成本和合成效率等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2-氰基-5-羟基吡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2-氰基-5-羟基吡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为:
以2-溴-5-硝基吡啶、NaCN、CuCN和二甲基甲酰胺为起始原料反应,然后继续加入适量KH2PO4溶液,充分反应后搅拌,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合并、洗涤浓缩有机相,得到橙黄色固体A;向乙酸乙酯和上述得到的A中加入适量还原Fe粉和醋酸,保温使之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合并、洗涤浓缩有机相,得到棕黄色固体B;向H2SO4溶液中加入得到的B,然后继续加入NaNO2溶液搅拌使之充分反应,最后将反应液加入H2SO4溶液中,搅拌后降温,过滤干燥最终得橙黄色固体C,即2-氰基-5-羟基吡啶。
进一步,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以2-溴-5-硝基吡啶、NaCN、CuCN和二甲基甲酰胺为起始原料,在160℃的反应温度下保温反应5.5h,然后降温至125℃加入适量KH2PO4溶液,加完后保持温度为80~85℃搅拌1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合并、洗涤浓缩有机相,得到橙黄色固体A,2-氰基-5-硝基吡啶;
2)向乙酸乙酯和上述得到的2-氰基-5-硝基吡啶中加入适量还原Fe粉,加热至81℃开始滴加足够量的醋酸,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5h,然后过滤合并、洗涤浓缩有机相,得到棕黄色固体B,2-氰基-5-氨基吡啶;
3)在5℃的温度下,向体积分数为30%的H2SO4溶液中加入适量B,然后降温至0℃开始滴加质量分数为73%NaNO2溶液,保温搅拌使之充分反应;将反应液加入体积分数约为15%,温度为100℃的H2SO4溶液中,搅拌1h后降至室温,过滤干燥最终得橙黄色固体C,即2-氰基-5-羟基吡啶。
进一步,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过程先将适量NaCN、CuCN和二甲基甲酰胺氰化物溶液加热至142℃,然后加入在80℃的温度下,溶有2-溴-5硝基吡啶的质量分数为50%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并在5min内加完。
进一步,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开始滴加醋酸时需保持稳定回流,随着滴加回流温度逐渐上升至89℃,且需要在310min内滴加完毕。
进一步,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过滤过程需在65℃趁热过滤,滤液,滤饼分开处理,其中滤液用NaOH将其温度控制在5~10℃,pH调至8.5,用丙烯酸乙酯回萃水相;向滤饼中加入适量丙烯酸乙酯和NaHSO3水溶液,升温至60℃,搅拌15min后过滤,同样用丙烯酸乙酯回萃水相;合并上述得到的有机相,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后浓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银澐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白银澐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4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鸟氨酸苯乙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溶血磷脂酰胆碱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