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预制棒分段及端面切斜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4600.8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5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坚盾;杨军勇;章海峰;马静;冯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富通光纤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3/06 | 分类号: | C03B33/06;C03B37/01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预制 分段 端面 切斜口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纤预制棒分段及端面切斜口装置,包括:机架;刀片,转动安装在机架上;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刀片转动;分段组件,用于支撑预制棒,并使预制棒与刀片配合,进行切割操作;切斜口组件,固定在机架上,切斜口组件包括与刀片相对设置的限位套,限位套用于供预制棒穿过,使预制棒的端面与刀片配合。本申请通过设置限位套能够对预制棒的位置进行限定,相对于现有直接手持棒体靠近旋转刀片而言,能够有效减缓预制棒的窜动,使得切割后斜口不易崩边或破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预制棒加工设备,具体涉及光纤预制棒分段及端面切斜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预制棒行业的发展,光纤预制棒的外径越做越大,质量也越来越大,切割表面的硬度的增加,大型光纤预制棒的切割工艺越来越困扰着各企业的发展。
切割工序是预制棒生产流程中的一个辅助工序,在预制棒生产全过程中,需要多次进入切割工序。
切割工艺现有二种:一种为火焰切割;另一种为机械切割。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切割机的切割速率会影响整个预制棒生产时间,同时切割机的切割质量也会造成一定的半成品及成品损失。因此,切割设备及工艺是当今预制棒生产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现有套管工艺中,预制棒芯棒在纵向延伸后长度一般都会达到3米以上,所以在进行下一道工艺前都需要进行相关分段,并且分段后便于后端工序的抽真空排气,需要在预制棒端面处开一个排气斜口,所有分段、开排气斜口后均要求端面及斜口处无破裂,无崩边。
现有的机械切割在切斜口时,直接手持棒体靠近旋转刀片,这种切割方式对操作者要求高,且切割后容易崩边、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克服至少一个不足,提出了一种光纤预制棒分段及端面切斜口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纤预制棒分段及端面切斜口装置,包括:
机架;
刀片,转动安装在机架上;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刀片转动;
分段组件,用于支撑预制棒,并使预制棒与刀片配合,进行切割操作;
切斜口组件,固定在机架上,切斜口组件包括与所述刀片相对设置的限位套,限位套用于供预制棒穿过,使预制棒的端面与所述刀片配合。
切斜口组件工作过程如下:驱动机构工作,驱动刀片转动,将预制棒放置在限位套中,并人工控制预制棒移动至刀片处,切割开始,然后缓慢手动深入切割。通过设置限位套能够对预制棒的位置进行限定,相对于现有直接手持棒体靠近旋转刀片而言,能够有效减缓预制棒的窜动,使得切割后斜口不易崩边或破损。
实际操作时,驱动机构可以为电机等常规的驱动机构,电机可以直接驱动刀片的转动轴,也可以通过传动组件进行传动,然后带动刀片转动,传动组件可以为齿轮组或传动带等。实际操作时,刀片转动速度控制在800~1200r/min,此转速下切割效果较好。
可选的,所述切斜口组件还包括支撑座和限位挡板,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机架上,所述限位套和限位挡板均固定在支撑座上,所述限位挡板包括与支撑座配合的固定部以及与预制棒端部配合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限位套和刀片之间。
设置支撑座能够方便限位套和限位挡板的安装,设置限位挡板能够限定切割的深度。切斜口组件工作时,预制棒缓慢深入,当预制棒与限位部抵靠时,无法进一步深入,此时切割完成,相对于现有直接通过手持棒体靠近旋转刀片而言,本申请的切斜口组件能够保证预制棒的切割宽度内外一致,且切割深度统一。
可选的,所述限位套的外侧壁具有固定耳片,所述固定耳片上具有第一条形孔,限位套通过穿过第一条形孔的紧固件固定在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刀片的轴线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富通光纤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富通光纤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46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安全门自检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风氧化富水巷道局部失稳风险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