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座式单轨列车走形轮轮辋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4909.7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1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肖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源车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7/00 | 分类号: | B60B17/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座式 单轨 列车 走形 轮轮辋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道路工程车轮轮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走形轮轮辋和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走形轮轮辋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跨座式单轨列车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造价低、运输量大、建设周期短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走形车轮轮辋总成作为非道路工程车轮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行驶过程中与轨道梁支柱相互配合,确保单轨列车的平稳和安全行驶,防止列车脱轨。
现有普通轮辋的加工工序包括轮辋制作部分、轮辐制作部分和轮辋轮辐总成部分,通过下料、卷圆、焊接、刨渣/滚压/端切、滚型、扩张和冲孔等工序得到成型轮辋,通过下料、旋压、冲孔等工序得到成型轮辐,再通过焊接成型轮辋和成型轮辐得到相应成品。
上述普通轮辋的加工工序存在缺陷,主要是:轮辋和轮辐必须通过焊接得到成品,焊接过程中存在难以精确控制温度、焊接部位定位不准、焊接部位局部变形等技术困难,导致加工工序较为复杂且良品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走形轮轮辋和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走形轮轮辋制作方法,制作过程不需要焊接,有助于克服焊接带来的技术困难,延长成品使用寿命,提升有效载荷,提高轮辋圆度和同心度,有效控制静不平衡量。
本发明跨座式单轨列车走形轮轮辋,主要应用于非道路工程车轮,以轻轨用车轮为典型代表。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跨座式单轨列车走形轮轮辋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铝合金板材或者钢板进行预热形成轮辋主体预热板材;
步骤2:通过热成型将轮辋主体预热板材卷成轮辋主体;
步骤3:对轮辋主体进行热整形形成轮圈,同时向内翻边延伸形成内轮缘;
步骤4:对轮辋主体进行热压和车加工,形成内轮缘的凸台;
步骤5:对内轮缘进行冲孔形成气门嘴孔得到成型的轮辋主体;
步骤6:将铝合金板材或者钢板卷成外轮缘;
步骤7:对外轮缘进行刨渣、滚压和端切;
步骤8:对外轮缘进行加热和热压得到成型的外轮缘;
步骤9:对铝合金板材或者钢板进行卷圆得到成型的锁圈;
步骤10:将成型的轮辋主体、外轮缘和锁圈进行整体热压得到跨座式单轨列车走形轮轮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步骤1或者步骤8中,通过电频炉对铝合金板材或者钢板进行加热。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步骤2中,热成型的拉深深度为300毫米至350毫米。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步骤3中,对轮辋主体进行热整形以一体成型地形成轮圈的轮辐部和槽圈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步骤3中,热整形的加热温度为800℃至1200℃。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步骤3中,经热整形的轮圈的减薄量为20%,厚度为25毫米。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步骤4中,对轮辋主体进行热压和车加工,进一步形成内轮缘的第二突出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步骤8中,对外轮缘进行加热和热压进一步形成外轮缘的第一突出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跨座式单轨列车走形轮轮辋制作方法制作的跨座式单轨列车走形轮轮辋,包括:
轮辋主体、锁圈和外轮缘,所述轮辋主体和外轮缘之间形成凹槽,所述锁圈内嵌于上述凹槽;
所述轮辋主体包括轮圈和内轮缘,所述轮圈和内轮缘一体成型形成轮辋主体,所述内轮缘与所述跨坐式单轨列车走形轮轮辋总成相适配的轨道梁支柱形成滑移配合,使得所述内轮缘支撑上述轨道梁支柱;
所述轮圈具有轮辐部和槽圈部,所述轮辐部和槽圈部一体成型形成轮圈;
所述内轮缘向上凸起形成凸台,所述凸台与上述轨道梁支柱下端部的止口相互吻合,实现内轮缘与轨道梁支柱之间的滑移配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轮缘的一端向上突起形成第一突出部,所述外轮缘设置在轮辋主体的一端,在所述轮辋主体的另一端,所述内轮缘向上突起形成第二突出部,所述外轮缘的第一突出部与所述内轮缘的第二突出部之间形成敞口的C形弧面支撑结构,所述第一和第二突出部同时支撑与所述跨坐式单轨列车走形轮轮辋总成相适配的轻轨用轮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源车轮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源车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49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