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5442.8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1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雷云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阳市云新高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3 | 代理人: | 陈庆元;吴兰秀 |
地址: | 4229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针菇 培养料 灭菌 搔菌 装瓶 接种 冷却 生育 栽培 生长环境 栽培过程 培养基 采收 出仓 出菇 烂菇 无水 口味 整齐 制定 制作 环节 改进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料的制作;2)装瓶;3)灭菌;4)冷却;5)接种;6)培养;7)搔菌;8)生育:9)采收;10)出仓包装。本发明通过改进培养基及严格控制栽培过程等来实现提高金针菇品质和产量的目的。本发明从培养料入手,制定每一个原材料的采用标准,制成的培养料为金针菇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创造了优质金针菇的生长环境,确保了出菇量。同时,本发明从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搔菌、生育等环节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法,选择合适的培养参数,培养出来的金针菇外观整齐,无水菇,无病菇,无烂菇,无黄头菇,口味鲜嫩,产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金针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每百克鲜金针菇中含水量 89.73g、蛋白质2.72g、脂肪 0.13g、灰分 0.83g、糖5.45g、粗纤维 0.87g、铁 0.22mg、钙 0.097mg、磷1.48mg、钠 0.22mg、镁 0.31mg、维生素B 1 0.29mg、维生素 C 2.27mg ;金针菇含 18 种氨基酸,每 100g 干金针菇含氨基酸 20.9g,其中人体的必须 8 种氨基酸为总量的 44.5%,高于一般菇类,金针菇中的赖氨酸 (lys) 和精氨酸 (Arg) 含量较高 , 能有效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因而称为“增智菇”。从金针深层培养菌丝体中提取到一种叫 POF的蛋白质“原朴菇素”不含糖,以及和金针菇子实体中提取的“朴菇素”都有对肉瘤 S-180等有抑制作用。
金针菇生长发育需要碳源、氮源、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在金针菇生产中,现有技术常选用棉籽壳,玉米芯,麸皮,木屑,石灰等原材料配制成固体培养基作为金针菇生长的营养源。现有技术培养基大多是将原材料通过简单地粉碎加工,颗粒度较大,然后加水混合搅拌,培养基混合不均,而且装瓶困难,营养不均衡,生长不整齐,造成采收期延长,品质下降等问题。而且目前的技术大多也没有结合金针菇生产特点,根据不同时期采用不同参数的关于光照、温度、湿度和风量的控制调节系统,导致金针菇出菇速度不稳定、发育程度不一致、培育周期长、金针菇出菇质量参差不齐,影响食用菌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于食用、药用都有很大需求的金针菇,如何培养出高质、高量的金针菇来满足社会需求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料的制作:先将玉米芯、大豆皮、甜菜渣、贝壳粉、麸皮、米糠和棉籽壳倒入搅拌设备中,然后倒入啤酒糟、碳酸鈣搅拌,搅拌时间为干拌15min再湿拌30min,混合料含水量为64-66%;搅拌至用手使用均力捏的情况下,有水从指缝间渗出,后呈水滴状连续滴下时即可。
2、装瓶:将制作好的培养料进行装瓶,装瓶重量为850±30g,装瓶高度为料面到瓶口的高度为1.8-2cm。
3、灭菌:将罐装好的栽培瓶送入灭菌锅,从灭菌锅加水结束到入锅最迟不得超过2.5小时;灭菌过程中,灭菌锅需2次抽真空正空,压力为-0.055mpa;一次保温0.041mpa,100℃维持一小时;灭菌0.121mpa,121℃维持一小时。
4、冷却:将装有栽培瓶的瓶车推到冷却间,相邻行的瓶车间隔30~40cm左右,设定冷却温度为6℃-10℃,至培养料温低于20℃即可。
5、接种:严格执行接种间的消毒要求,接种量为30-35ml,一罐检测2次并记录下接种量;60分钟一次火焰消毒;20分一次TCCA消毒。
6、培养:分两期,一期培养7天,此时是菌丝快速定植的时期;二期培养14天,此时是菌丝生长时期,栽培种在培养21天后应长满整个栽培瓶;要求瓶间温度≤18℃,料温≤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阳市云新高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邵阳市云新高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54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针菇发菌的前后分阶段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蝉花的固体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