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置式主动型传动轴动力吸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5603.3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9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丁超;邱宝象;石伯妹;俞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10 | 分类号: | F16F7/10;F16F6/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置 主动 传动轴 动力 吸振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置式主动型传动轴动力吸振器,包括齿形橡胶内圈、齿形橡胶外圈,所述的齿形橡胶内圈位于齿形橡胶外圈内侧,且齿形橡胶内圈外侧所设有的外齿与齿形橡胶外圈内侧所设有的内齿呈一一对应分布,两者间留有间隙;分布式铁块通过硫化工艺与齿形橡胶外圈连接,且齿形橡胶内圈、齿形橡胶外圈、分布式铁块作为吸振器质量配重用;分布式磁铁固定在分布式铁块上,且该分布式磁铁位于通电磁铁的内中心处,通电磁铁通过支架固定在车身或车架上,通电磁铁与通电导线连接,通电导线连接控制器;本发明以抵消传动轴自身不平衡量激励和可能引起其共振的发动机二阶(四缸机)激励,达到降低传动轴弯曲振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吸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置式主动型传动轴动力吸振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动力吸振器为内置式的结构,如附图1中为应用中的内置式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圆柱1、橡胶体2、外圈3、橡胶层4以及凹槽5。橡胶体2分别与质量圆柱1、外圈3硫化成整体,橡胶层4与传动轴轴管过盈压装连接。质量圆柱1为动力吸振器提供质量,橡胶体2为动力吸振器提供径向刚度,因此该类型吸振器具有特定的模态频率,可降低某一频率下的传动轴弯曲振动。
目前汽车上应用的动力吸振器存在如下缺陷:
1)仅适合某一频率下的动力吸振器,且橡胶易发生蠕变,橡胶刚度易发生改变,动力吸振器效果会逐渐降低;
2)对于变频率的不平衡量激励,被动式吸振器无法起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外置式主动型传动轴动力吸振器,以抵消传动轴自身不平衡量激励和可能引起其共振的发动机二阶(四缸机)激励,达到降低传动轴弯曲振动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齿形橡胶内圈、齿形橡胶外圈,所述的齿形橡胶内圈位于齿形橡胶外圈内侧,且齿形橡胶内圈外侧所设有的外齿与齿形橡胶外圈内侧所设有的内齿呈一一对应分布,两者间留有间隙;分布式铁块通过硫化工艺与齿形橡胶外圈连接,且齿形橡胶内圈、齿形橡胶外圈、分布式铁块作为吸振器质量配重用;分布式磁铁固定在分布式铁块上,且该分布式磁铁位于通电磁铁的内中心处,通电磁铁通过支架固定在车身或车架上,通电磁铁与通电导线连接,通电导线连接控制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齿形橡胶内圈外侧所设有的外齿呈等均分布状,齿形橡胶外圈内侧所设有的内齿呈等均分布状。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布式磁铁、分布式铁块呈等均分布位于齿形橡胶外圈的外侧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电磁铁的径向截面为圆环状。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电磁铁的内侧磁极与分布式磁铁的外侧磁极呈同性相斥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传动轴激励频率和发动机阶次频率来控制磁极电压信号,磁极同性相斥,齿形橡胶外圈产生径向压缩位移,根据试验压缩橡胶刚度的非线性曲线进行准确的控制吸振器的径向刚度,即吸振器质量不变,控制吸振器径向刚度,调节动力吸振器作用频率,以抵消传动轴自身不平衡量的变频率激励和可能引起传动轴共振的发动机二阶激励(四缸机),提高整车NVH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内置式动力吸振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吸振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质量圆柱;2、橡胶体;3、外圈;4、橡胶层;5、凹槽;6、齿形橡胶内圈;7、齿形橡胶外圈;8、分布式铁块;9、分布式磁铁;10、通电磁铁;11、通电导线;61、外齿;71、内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56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底径检测的螺纹规
- 下一篇:汽车双驱动桥定位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