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滤装置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6326.8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4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范盈盈;刘河疆;康露;王成;赵多勇;房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14 | 分类号: | G01N3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830091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装置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样品(例如蔬菜、水果等)在进行农药残留分析等试验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处理过程,前处理过程主要包括提取和分离。提取,是将待测物质从样品中分离出来的操作步骤,可以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提取方法。分离,是将从样品中提取出来的复杂组分净化,去除杂质,以利于得出准确的检测结果。
吸附柱层析法是传统的净化方法之一,吸附柱一般为氟罗里硅土柱、氧化铝柱以及活性炭柱。传统的样品净化方法,如液液萃取,由于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操作,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同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例如甲醛,丙酮,乙醇等,造成环境污染,且,分离得到的含有待测物质的溶液浓度较低,需进一步纯化。可见,传统的分离过程耗时较长,且过程繁琐,待测物质容易在分离过程中发生分解、降解等变化,稳定性降低,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有机滤头可以克服上述缺陷,具有节约分离时间、提高待测物质的稳定性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及其应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壳材质为金属的过滤装置,减少塑料材质对被测物质的影响,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稳定性,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过滤装置,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样液腔和滤头,所述的滤头包括上膜盖、滤膜和下膜盖,所述的样液腔为上端开口,下端有第一轧头的空腔;所述的上膜盖的上端有第二轧头,所述的第二轧头与所述的第一轧头嵌合;所述的下膜盖的下端有第三轧头;所述的样液腔、上膜盖和/或下膜盖的表面材质为金属。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过滤装置,其中所述的样液腔、上膜盖和/或下膜盖的表面材质为铝合金。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过滤装置,其中所述的样液腔、上膜盖和/或下膜盖的表面材质为铝。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过滤装置,其中所述的滤头的外径为1.8厘米。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过滤装置,其中所述的滤膜为微滤膜、超滤膜、纳诺滤膜、反渗透膜、离子交换膜或气体渗透膜。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过滤装置,其中所述的滤膜为聚四氟乙烯滤膜。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过滤装置,其中所述的滤膜的孔径为0.2微米。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过滤装置的应用,根据前述的过滤装置,所述的过滤装置用于样品中塑化剂的检测。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过滤装置的应用,其中所述的样品为蔬菜、水果、肉类、土壤、添加剂、饮料、调味料、果酱、果浆、糖浆、乳制品、糕点、饼干、方便面、糖果、冷冻饮品、蛋制品、食用植物油或胶囊锭状粉状类食品。
优选的,前述的一种过滤装置的应用,其中所述的塑化剂包括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塑化剂、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苯多酸酯类塑化剂、苯甲酸酯类塑化剂、多元醇酯类塑化剂、氯化烃类塑化剂、环氧类塑化剂、柠檬酸酯类塑化剂和/或聚酯类塑化剂。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过滤装置及其应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现有滤头的外壳的材质为塑料,当待测物质为塑化剂等可塑性物质时,滤头中的材质物料会随着溶剂进入待测溶液中,且在气相检测器、液相检测器、质谱检测器等仪器中的出峰位置与待测物质的出峰位置相近,甚至重叠,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提供一种材质为金属(例如铝)的滤头和样液腔,使样品在分离阶段避免与塑料材质的仪器接触,从而提高了塑化剂等待测物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所述的过滤装置示意图
1样液腔;11第一轧头;2上膜盖;21第二轧头;3滤膜;4下膜盖;41第三轧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未经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63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