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敏阳图CTP版的感光层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6634.0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5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郭良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强邦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004 | 分类号: | G03F7/004;G03F7/039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敏 ctp 感光 | ||
本发明属于光信息记录材料的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敏阳图CTP版的感光层,由包括成膜树脂、阻溶促溶剂、红外吸收染料以及背景染料组成的涂布液涂布而成,所述阻溶促溶剂为环氧丙基萘酚树脂。本发明通过将环氧丙基萘酚树脂作为阻溶促溶剂并配合感光层其他组成物质的方式,以提高感光层曝光显影的效果,本发明具有感光层凝固粘结效果好、曝光显影效果好以及适用于弯曲印刷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信息记录材料的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敏阳图CTP版的感光层。
背景技术
CTP制版技术分为光敏CTP制版技术和热敏CTP制版技术两大类,其中热敏CTP制版技术是目前最成熟、最稳定以及印刷效果最好的制版技术,其具有印刷质量高以及可在明室下操作的优点。
热敏CTP技术的要点是利用热成像技术,在刻板过程中依靠版材吸收热量后物质状态发生的变化,从而实现溶解刻板成像的目的。刻板技术的原理是阻溶促溶物在曝光区产生的质子酸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分解释放出酚羟基、羧基等碱溶性基团,最终使得曝光区与非曝光区在碱性显影液中的溶解性产生巨大的差异,从而提高版材的显影成像性能。
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 102436144 A,申请公布日为2012.05.0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感光组合物及其在阳图热敏CTP版材中的应用,感光组合物包括阻溶剂、碱可溶树脂、红外吸收染料和背景染料,所述的阻溶剂为聚氨酯改性酚醛树脂。
但是在该感光组合物的组成中,阻溶促溶物为聚氨酯改性酚醛树脂,其中聚氨酯改性酚醛树脂在非曝光区时,由于其具有打开的酚羟基,因此原本不应该溶解在碱性显影液中的显影成像部分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溶解,最终造成成像效果差、影响印刷分辨率的问题。
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 101734036 A、申请公布日为2010.06.16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感度联苯三酚与二乙烯基苯缩聚树脂的活性醚化物的阳图热敏CTP版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对铝版材进行清洗、中和、电解、氧化、封孔后涂布形成成像层,成像层由70-90重量份的成膜树脂、2-10重量份的阻溶树脂、2-5重量份的红外染料、2-5重量份的着色背景染料、2-5重量份的产酸剂以及2-5重量份的添加剂在800-900重量份的有机溶剂中溶解形成,其中阻溶树脂为联苯三酚与二乙烯基苯缩聚树脂的活性醚化物。
但是在该成像层组成物中采用联苯三酚与二乙烯基苯缩聚树脂的活性醚化物作为阻溶促溶剂,在曝光刻板的过程中,醚键的断裂条件较高,需要产生较多的质子酸,才能打开醚键以释放易溶于碱性环境的酚羟基,所以在曝光刻板操作时,就容易出现曝光区树脂溶解不彻底、发生残留,最终导致印刷材料上出现油墨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敏阳图CTP版的感光层,其能通过将环氧丙基萘酚树脂作为阻溶促溶剂并配合感光层其他组成物质的方式,以提高感光层曝光显影的效果,本发明具有感光层凝固粘结效果好、曝光显影效果好以及适用于弯曲印刷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达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敏阳图CTP版的感光层,由包括成膜树脂、阻溶促溶剂、红外吸收染料以及背景染料组成的涂布液涂布而成,所述阻溶促溶剂为环氧丙基萘酚树脂。
在本发明中,当一定量的涂布液涂布并凝结成固体涂层后,在曝光刻板过程中,曝光区接受到红外激光曝光后,红外吸收染料吸收红外线的能量并产热,使得阻溶促溶树脂的醚键发生断裂,酚羟基脱保护并暴露出来,即所述环氧丙基萘酚树脂从阻溶状态转变到促溶状态。另一方面,酚羟基基团是溶于碱性环境,也就是碱性显影液中的,这使得曝光区涂层发生大量溶解,露出铝基板,而非曝光区几乎不溶解,在曝光刻板后凸出为要印刷的影像,完成刻板操作,以方便后续进行印刷操作。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环氧丙基萘酚树脂的结构式为:
其中,n为12-15之间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强邦印刷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强邦印刷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66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