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7211.0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4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轶辰;车建平;王琪;李兰兰;杨巧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C07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一斐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油脂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水量在3%‑95%的藻泥、低极性溶剂和低级醇类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以及直径为1‑5mm的磨球加入反应釜中,密封反应釜,将反应体系加热至30‑70℃后以200‑450rpm的转速搅拌0.5‑3h;将反应釜降至室温,对反应原料进行固液分离后,除去液相产物中的混合溶剂,得到微藻油脂,将固相藻渣继续分离后得到高蛋白藻渣。本发明将微藻破壁与提取合二为一,在保护微藻细胞内容物的品质的条件下提高了油脂的提取效率并简化了工艺流程,在破壁和提取的过程中采用较低的加热温度,既缩短了油脂的提取时间,又避免了油脂在提取过程中被氧化以及藻渣中蛋白质由于温度过高而变性,在保证所提取的油脂品质的同时提高了蛋白质的得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藻作为第三代生物质能源,含油量高,易于培养,单位面积产量高等,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微藻中富集了非常多的营养物质,比如雨生红球藻中含有虾青素,盐藻中含有β-胡萝卜素,小球藻中含有成长因子CGF,许多藻类中普遍存在的ω-3不饱和脂肪酸等。所以,如何尽可能多地提取细胞内的有效成分,就成为了目前研究的重点。尤其是针对具有细胞壁的微藻,现有的微藻细胞内容物提取方法通常为先破壁再提取的两步法,而第一步的破壁过程中,为了缩短破壁时间同时提高破壁效率,通常会引入高温或腐蚀性溶剂(例如硫酸),这些反应条件对细胞内容物的活性造成负面的影响,致使两步法提取后得到的油脂质量差、藻渣焦化变性、藻渣中蛋白质得率低等问题,同时也加大了对所述油脂进一步精制的难度、降低了提油后藻渣的利用价值;如果不加入强酸或是高温,只能通过大幅度延长破壁时间以求达到相近的效果,增加了整体工艺的成本。
从目前公开报道的微藻油脂提取方法来看,当前的方法主要存在步骤繁琐、提取的油脂品质低,并且油脂提取后的蛋白质得取率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微藻油脂提取方法步骤繁琐、提取的油脂品质低,并且油脂提取后的蛋白质得取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水量在3%-95%的藻泥、低极性溶剂和低级醇类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以及直径为1-5mm的磨球加入反应釜中,密封反应釜,将反应体系加热至30-70℃后以200-450rpm的转速搅拌0.5-3h;(2)将反应釜降至室温,对反应原料进行固液分离后,除去液相产物中的混合溶剂,得到微藻油脂,将固相藻渣继续分离后得到高蛋白藻渣。
进一步地,上述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中,所述步骤(1)还包括:向所述反应釜中加入抗氧化剂、惰性气体或还原性气体。
进一步地,上述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中,所述抗氧化剂为茶多酚、迷迭香或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所述还原性气体为氢气。
进一步地,上述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中,所述低极性溶剂为石油醚或正己烷;所述低级醇类溶剂为乙醇或异丙醇。
进一步地,上述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加热的温度为40-50℃,搅拌的转速为300-450rpm,搅拌的时间为0.5-2h。
进一步地,上述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中,所述磨球的直径为2-3mm。
进一步地,上述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中,所述藻泥和所述混合溶剂的质量比为1:(1-30);所述混合溶剂中低级醇类溶剂和低极性溶剂的体积比为1:(1-4)。
进一步地,上述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中,所述藻泥和所述混合溶剂的质量比为1:(1.5-5);所述混合溶剂中低级醇类溶剂和低极性溶剂的体积比为1:(2-4)。
进一步地,上述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中,所述藻泥和所述混合溶剂的体积之和,与所述磨球体积的比值为1:(0.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7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纹模组数据采集装置
- 下一篇:蜡封取原状土渗透试验土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