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法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7868.7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6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荣;彭家华;谢志崇;郑志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128 | 分类号: | H04W12/128;H04W12/80;H04M1/663;H04M3/436;H04W4/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段月欣 |
地址: | 35000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法 信息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法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采用逻辑回归算法建立号码识别模型;利用样本数据训练号码识别模型,获得非法号码的特征参数;实时捕获来自主叫终端的呼叫事件;利用训练后的号码识别模型挖掘呼叫事件,并依据非法号码的特征参数识别主叫终端的号码;当主叫终端的号码是非法号码时,拦截主叫终端的信令数据流和/或向被叫终端发送警告提醒。由此,本实施例通过号码识别模型可以主动、精确地识别出非法号码,在精确识别非法号码的基础上,可以提高后续拦截非法信息和发送警告提醒的可靠性,改善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法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电信产业发展迅猛。目前,手机等通信工具的普及率持续提升,非法分子通过通信工具散布非法信息的活动也日益猖獗起来。例如,通过手机对诈骗意识薄弱的手机用户进行诈骗。诈骗手段越来越多,让人防不胜防,用户蒙受了很大的财产损失,这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社会反响十分强烈。
目前,通过将诈骗的电话号码列入拦截号码表内,当监测到拦截号码表内的电话号码呼叫连接时,拦截诈骗电话,或者以发送信息提醒的方式来防止诈骗电话。然而,拦截号码表内的诈骗电话号码的来源不可靠,且诈骗电话号码的数量也非常有限。随着网络电话技术的快速发展,诈骗电话号码变更的速度和方式越来越快、越来越复杂。现有的防止电话诈骗的方法存在漏拦截、错误拦截等问题。
如何提高非法信息的处理准确性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非法信息的处理准确性,改善用户体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法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法信息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逻辑回归算法建立号码识别模型;
利用样本数据训练号码识别模型,获得非法号码的特征参数;
实时捕获来自主叫终端的呼叫事件;
利用训练后的号码识别模型挖掘呼叫事件,并依据非法号码的特征参数识别主叫终端的号码;
当主叫终端的号码是非法号码时,拦截主叫终端的信令数据流和/或向被叫终端发送警告提醒。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法信息的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模型建立单元,采用逻辑回归算法建立号码识别模型;
参数获得单元,利用样本数据训练号码识别模型,获得非法号码的特征参数;
事件捕获单元,用于实时捕获来自主叫终端的呼叫事件;
号码识别单元,用于利用训练后的号码识别模型挖掘呼叫事件,并依据非法号码的特征参数识别主叫终端的号码;
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当主叫终端的号码是非法号码时,拦截主叫终端的信令数据流和/或向被叫终端发送警告提醒。
由此,本实施例通过逻辑回归算法建立号码识别模型,可以提高模型识别的有效性和识别结果的易用性;通过利用样本数据训练号码识别模型,获得非法号码的特征参数;并依据非法号码的特征参数可以主动、精确地识别出非法号码;通过在精确识别非法号码的基础上,可以提高后续拦截非法信息和发送警告提醒的可靠性,改善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非法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78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存储消息
- 下一篇:电子装置及其通信控制方法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