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极端环境下舰船表面低耗能电热防/除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7931.7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7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彦;王方鑫;段志伟;何靓;王振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201/00 | 分类号: | C09D201/00;C09D5/00;C09D5/25;B32B27/00;B32B27/0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极端 环境 舰船 表面 耗能 电热 除冰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极端环境下舰船表面低耗能电热防/除冰系统,包括:船体基底,电绝缘、隔热材料、低耗能快速升温电热层和微纳米防冰涂层,本发明一方面彻底解决了传统微纳米涂层,因表面结冰,冰与基体的粘接力会增大的弊端,另一方面在低温工作环境下(0℃~‑40℃),低耗能快速电热层具有在40V以下低电压,在30s时间内,消耗能量小于2.0W/cm2下使得微纳米防冰涂层加热至液滴形成冰核的温度,并具有低温电热材料的稳定性,低耗能快速升温电热层和微纳米防冰涂层的协同作用,减小水滴在舰船表面的粘滞力,有效降低了舰船表面的结冰程度,达到高效、低耗能的舰船表面防/除冰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冰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极端环境下舰船表面低耗能电热防/除冰系统。
背景技术
低纬度寒区航行的水面舰艇甲板上浪以后很容易结冰,最终在舰艇表面形成覆冰现象,这会给舰船安全带来极大危害并使得舰船战斗力完全丧失。2015年,韩国海军DDH981“崔莹号”导弹驱逐舰访问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因遭遇低温而舰体严重结冰,被称为“冻冰棍”,震惊了全世界海军。目前,各国对北极地区的开发越来越重视,极地航线的开通也成为了可能,然而,在寒区航行的舰船、船舶等会存在严重的覆冰现象,严重覆冰甚至改变了舰船、船舶的重心造成倾斜,并面临倾覆的危险。舰船、船舶在低纬度寒区航行,特别是在极地地区,覆冰是长期存在的问题,目前已有的除冰方式并不适合于舰船、船舶表面,且消耗大量人力并且效率低下。
目前,除冰系统主要有机械除冰系统、化学液防/除冰系统和热力防/除冰系统。机械除冰系统包括膨胀管除冰和电脉冲除冰,膨胀管除冰是利用飞机部件前缘表面上膨胀管的膨胀作用,使其外表面冰层脱落,由于舰船、船舶结冰面积较大,在舰船、船舶全表面布置膨胀管是不现实的,这种除冰方式不适合于舰船、船舶。电脉冲除冰是采用电容器组向线圈放电,进而产生一个幅值高,持续时间极为短暂的机械力,使蒙皮在弹性范围内振动,进而冰发生破裂而脱落,这种除冰方式只是针对薄蒙皮有效,但并不适用于舰船、船舶等厚钢板材料。化学液防/除冰系统是利用化学防冰液和飞机部件上所收集的水相混合,使得混合液的冰点温度低于表面温度,使水不致在飞机表面上结冰,这种除冰方式仅仅可以保持几分钟,并且需要考虑防冰液对表面的化学腐蚀。热力防/除冰系统包括气热防/除冰和电热防/除冰,气热防/除冰一般从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内引热的气流做热源,通过控制阀门输入蒙皮表面的加热器,对表面进行加热以达到除冰,该技术工作可靠,但热量利用率低,管线的布置较比复杂。电热防/除冰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阻止结冰或除冰,这种除冰方式能源浪费较大。上述的除冰系统多为飞机表面的除冰来设计的,但对于低温多湿环境下航行的舰船、船舶并不完全适用,基于上述技术来构造适合于舰船、船舶的除冰系统不但复杂,且成本昂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79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