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磁动力发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7932.1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3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鑫 |
主分类号: | H02K53/00 | 分类号: | H02K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6 | 代理人: | 张蕾 |
地址: | 165468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机,具体涉及一种强磁动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汽油、天然气、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气候变暖、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迄今为止,世界上绝大多数发电机工作时都要消耗能源,尤其是火力发电机,它不仅消耗大量宝贵的一次性能源,而且还会带来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强磁动力发电机能够全面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强磁动力发电机,包括:内转装置、电力输出装置、外壳磁力装置、顺逆转换齿轮装置、转速调整装置,所述内转装置设置于电力输出装置内部与电力输出装置连接,所述电力输出装置设置于外壳磁力装置内部与外壳磁力装置连接,所述顺逆转换齿轮装置设置于外壳磁力装置一侧与外壳磁力装置活动连接,所述转速调整装置设置于外壳磁力装置顶端一侧与外壳磁力装置连接;
所述内转装置包括:内转子驱动轴、内转子、内转子正时齿轮,所述内转子驱动轴的中间轴承设置于内转子内部与内转子连接,所述内转子正时齿轮设置于内转子驱动轴一端与内转子驱动轴活动连接;
所述电力输出装置包括:正时逆转齿轮、外部轴承、电力输出装置外壳、电力输出装置后盖、发电铜头、后盖驱动轴轴承,所述正时逆转齿轮设置于外部轴承一端与外部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外部轴承另一端设置于电力输出装置外壳一侧与电力输出装置外壳连接,所述电力输出装置后盖设置于电力输出装置外壳另一侧与电力输出装置外壳活动连接,所述发电铜头设置于电力输出装置后盖顶端与电力输出装置后盖连接,所述后盖驱动轴轴承设置于电力输出装置后盖内部与电力输出装置后盖连接;
所述外壳磁力装置包括:外壳磁力装置前盖、外壳磁力装置外壳、碳刷、电源线、外壳磁力装置后盖、外壳磁力装置后盖驱动轴轴承、均速惯性飞轮、固定架,所述外壳磁力装置前盖设置于外壳磁力装置外壳一侧与外壳磁力装置外壳活动连接,所述碳刷设置于外壳磁力装置后盖后侧两端与外壳磁力装置后盖连接,所述电源线设置于外壳磁力装置后盖前侧两端与外壳磁力装置后盖连接,所述外壳磁力装置后盖设置于外壳磁力装置外壳另一侧与外壳磁力装置外壳连接,所述外壳磁力装置后盖驱动轴轴承设置于外壳磁力装置后盖前侧顶端与外壳磁力装置后盖连接,所述均速惯性飞轮设置于外壳磁力装置后盖前侧,所述固定架设置于外壳磁力装置外壳底侧两端与外壳磁力装置外壳连接;
所述顺逆转换齿轮装置包括:轴承外托架、齿轮箱外框、逆转齿轮、顺转齿轮,所述齿轮箱外框设置于轴承外托架侧面与轴承外托架连接,所述逆转齿轮设置于轴承外托架内部上端一侧与齿轮箱外框活动连接,所述顺转齿轮设置于轴承外托架内部上端另一侧与齿轮箱外框活动连接;
所述转速调整装置包括:转速调整螺母、转速调整螺杆、球型固定螺母、调整螺杆支架、调整螺杆固定板,所述转速调整螺母设置于转速调整螺杆一端与转速调整螺杆活动连接,所述球型固定螺母设置于调整螺杆支架侧面与调整螺杆支架连接,所述转速调整螺杆贯穿球型固定螺母与球型固定螺母活动连接,所述调整螺杆固定板设置于转速调整螺杆另一端与转速调整螺杆活动连接;
所述内转子驱动轴另一端分别与后盖驱动轴轴承、均速惯性飞轮活动连接,所述内转子正时齿轮与正时逆转齿轮连接,所述内转子正时齿轮分别与逆转齿轮和顺转齿轮连接,所述正时逆转齿轮分别与逆转齿轮和顺转齿轮连接,后盖驱动轴轴承与外壳磁力装置后盖驱动轴轴承连接,调整螺杆固定板与轴承外托架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转子外侧设有三个圆周等距分布的磁铁D,所述D磁铁的N极面与内转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正时逆转齿轮、外部轴承、电力输出装置外壳、电力输出装置后盖、后盖驱动轴轴承均由硅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电力输出装置外壳圆周等分三个完全相同的曲面,所述每个曲面上设有9个小区域,所述小区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排列为,A1、B1、A2、B、A、B2、A1、B1、A2。
进一步的,所述小区域A、A1、A2为空壳区。
进一步的,所述小区域B、B1内设有硅钢片。
进一步的,所述小区域B2内设有线圈,所述线圈与发电铜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小区域A1、B、A1与B1、A、B1之间设有硅钢圈一,所述小区域B1、A、B1与A2、B2、A2之间设有硅钢圈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鑫,未经王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79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