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蚀量测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8027.8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4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柳本立;宁堆虎;屈建军;秦伟;刘孝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4;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李青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蚀 测算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蚀量测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观测资料,所述观测资料中包括多个风蚀指标因子;根据不同的观测资料,采用与所述观测资料对应的预设规则,计算与所述观测资料对应的风蚀量或工程堆积体风蚀量。所述方法操作性强、精度高、适用性广,可准确测算施工扰动地表所造成的风蚀量,从而规范工程建设单位行为,指导其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减轻工程建设项目对生态与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蚀量测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地表风蚀量测算方法,现有的计算公式过于简单,涉及类型较单一,难以反映不同自然地带多类型的土壤流失量。目前方法使用的预测区调整系数缺乏明确的参考依据,使用的随意性较大,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难以保证。随着开发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建立使用范围广、精度高、应用较为简便的风力作用下扰动地表侵蚀量预测方法显得尤为迫切,已成为水土保持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蚀量测算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蚀量测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观测资料,所述观测资料中包括多个风蚀指标因子;根据不同的观测资料,采用与所述观测资料对应的预设规则,计算与所述观测资料对应的风蚀量或工程堆积体风蚀量。
进一步的,所述观测资料包括测算时段内次风观测资料、测算时段内逐小时风力观测资料、测算时段内逐日四次风力观测资料、区域气象资料中的一种;所述根据不同的观测资料,采用与所述观测资料对应的预设规则,计算与所述观测资料对应的风蚀量或工程堆积体风蚀量,包括:若所述观测资料为所述测算时段内次风观测资料、所述测算时段内逐小时风力观测资料、所述测算时段内逐日四次风力观测资料中的其中一种,根据所述观测资料中的风蚀指标因子所包括的粗糙元覆盖度v,原始地表土体密度ρ0,扰动地表土体密度ρ,测算时段内第i次风力作用下的单宽风蚀量qi,测算单元方位角及风向角度ω,计算与所述观测资料对应的风蚀量;若所述观测资料为区域气象资料,根据所述区域气象资料中风蚀指标因子所包括的粗糙干扰因子I,地表物质紧实程度系数J,当月平均风速um,当月降水量p,当月天数x,当月平均气温tem,当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r,测算单元面积A,及土质因子Gf,计算与所述观测资料对应的风蚀量;若所述观测资料为所述测算时段内次风观测资料、所述测算时段内逐小时风力观测资料、所述测算时段内逐日四次风力观测资料中的其中一种,根据所述观测资料中的风蚀指标因子所包括的粗糙干扰因子I,风力作用下工程堆积体高度h,风力作用下工程堆积体堆放方式因子P,所述测算时段内第i次风力作用下的单宽风蚀量qi,第i次观测时测算单元迎风面最大宽度Di,计算与所述观测资料对应的工程堆积体风蚀量;若所述观测资料为区域气象资料,根据所述区域气象资料中风蚀指标因子所包括的当月平均风速um,当月降水量p,当月天数x,当月平均气温tem,当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r,粗糙干扰因子I,风力作用下工程堆积体高度因子H,风力作用下工程堆积体堆放方式因子P,测算单元面积A,及土质因子Gf,计算与所述观测资料对应的工程堆积体风蚀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80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