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COD降解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8748.9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5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曹恩惠;曹鸿基;王滢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恩惠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72;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3000 辽宁省抚***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cod 降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针对造纸废水的一种新型COD降解剂。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和工业化的进程,对水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废水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多,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造纸废水主要来自制浆厂、造纸厂,制浆造纸联合企业和一些造纸加工企业等工业部门。造纸企业的废水排放量大,有机物的浓度高,废水的生化性较差,越发引起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例如制浆过程中产生的中段废水,其COD浓度高达5000-20000mg/L。因此,造纸废水中的COD降解处理成为废水处理的重要一环。
造纸废水主要含有细小悬浮性纤维、造纸填料、废纸杂质和少量果胶、蜡、糖类,以及造纸过程中添加的各类有机、无机化合物。该类废水回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去除固体悬浮物和COD。
目前,造纸废水COD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
(1).吸附法去除COD:可以通过活性炭、大孔树脂、膨润土等活性吸附材料,吸附处理污水里的颗粒有机物、色度,这种方法主要是作为前处理,只能降低比较容易处理的COD;
(2).微生物法去除COD:生物法是靠微生物酶来氧化或还原有机物分子,破坏其不饱和键及发色基团,从而达到处理目的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由于微生物繁殖速率快、适应性强、成本低廉,近年来在煮练废水的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高效微生物菌群的特殊性,其保存和应用都受到了大量的限制,并且在应用高效微生物时容易失去活性,当废水的水质波动较大时,很难适应,现在基本是在每日补加高效微生物,才可以起到相应的作用,但是处理效率仍然有限。同时培育高效微生物的设备和制取工艺均比较昂贵,导致其应用的成本较高,不便于在企业进行推广;
(3).化学法去除COD:使用化学药剂的氧化作用分解有机物,目前一般采用双氧水、浓硫酸等危险化学品进行氧化、催化,不仅COD去除率低、沉降速度慢、可能引入新的污染物组分,而且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COD降解剂,对COD去除率高,沉降速度快,脱水效果好,无需改变工艺和增加设备,只需要设置一个加药点,根据实际水质情况现场调整各物质的百分比,操作简单,污泥脱水性良好,且不会引入新的污染物组分,替代了危险化学品,避免了安全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COD降解剂,包括机铝或无机铁混凝剂HD-C3、亚铁复合盐HD-C4、强氧化剂HD-C5三者复配而成,各物质占复配后总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无机铝或无机铁混凝剂HD-C3含量为70%-80%,亚铁复合盐HD-C4含量为10%-20%,强氧化剂HD-C5含量为5%-10%。
强氧化剂HD-C5在亚铁复合盐HD-C4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和活性氧自由基,其氧化电位可达到2.8V,它通过电子转移等途径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成小分子。同时,在无机铝或无机铁混凝剂HD-C3协同作用下,HD-C4中部分Fe2+被氧化成Fe3+并发生水解产生混凝沉淀,去除大量有机物
优选的,所述一种新型COD降解剂,各物质占复配后总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无机铝或无机铁混凝剂HD-C3的含量为70%,亚铁复合盐HD-C4的含量为20%,强氧化剂HD-C5含量为10%。
优选的,所述一种新型COD降解剂,各物质占复配后总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无机铝或无机铁混凝剂HD-C3的含量为77%,亚铁复合盐HD-C4的含量为15%,强氧化剂HD-C5含量为8%。
优选的,所述一种新型COD降解剂,各物质占复配后总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无机铝或无机铁混凝剂HD-C3的含量为85%,亚铁复合盐HD-C4的含量为10%,强氧化剂HD-C5含量为5%。
优选的,所述一种新型COD降解剂,其中强氧化剂HD-C5为粉状或晶体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COD去除率高;
(2)沉降速度快;
(3)脱色效果好;
(4)无需改变工艺和增加设备,只需要设置一个加药点,根据实际水质情况现场调整各物质的百分比,操作程序简单;
(5)污泥脱水性良好,可大大降低污泥处理处置费用;
(6)无二次污染;
(7)替代了危险化学品,避免了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恩惠,未经曹恩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87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