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两段式发酵酒糟鱼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38887.1 申请日: 2017-04-13
公开(公告)号: CN107198147A 公开(公告)日: 2017-09-26
发明(设计)人: 林心萍;包汭琪;刘洒洒;朱容仟;吴香莹;纪超凡;潘锦锋;董秀萍;王逐鹿;孙家昌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A23L17/00 分类号: A23L17/00;A23L5/20;A23L33/10
代理公司: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238 代理人: 刘琦
地址: 116034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低温 段式 发酵 酒糟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发酵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温两段式发酵酒糟鱼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酒酿,又名醪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口感醇香,味道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产热量高,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B族维生素有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酒酿里含有酒精和酵母菌,具有防腐能力,能分解腥味物质,其中酒精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消化及增进食欲的功能。

糟鱼,是我国湖北、江西和浙江等地居民普遍制作的水产加工品,通常以草鱼、鲫鱼、鲢鱼等淡水鱼为原料,经清洗、去杂、腌制、包装等工序制作而成,具有甜咸和谐、醇香浓郁、回味悠长、口感柔和、色泽亮丽等特点,具备酒香味、米香味、腊香味三种香气,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酒糟鱼中的微生物主要来自于酒糟,糟制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在酒糟鱼风味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鱼类经糟制后,可有效延长其保藏期,从而满足消费需求。但是传统生产工艺的发酵周期较长,通常不少于30天,生产效率和产量不高,且鱼块的入味程度也不一致,有些鱼块还会出现酸味且酒香味不浓的现象。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发出了多种糟鱼的制作方法,如福建坤星海洋生物有限公司采用碱性水结合超声波处理对鱼体进行脱腥脱脂的处理,采用真空腌制的方法进行糟鱼的制作,并于2014年申报了“一种糟制海水鱼的加工方法”(申请号:201410278671.4),虽然该方法缩短了发酵时间,但是并未提及在淡水鱼方面的应用;霍山源味园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申报了“一种即食糟鱼”(申请号:201410237278.0),该产品为熟食鱼类产品且发酵时间并未有效缩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于2015年申报了“一种休闲熟食酒糟鱼制作方法”(申请号:201510004850.3),该方法有别于传统糟鱼的制作方法,只可用于生产鱼类熟食;刘爱军于2015年申报了“一种糟鱼的腌制方法”(申请号:201510612945.3),该方法利用传统工艺,但发酵周期为30天,并没有有效缩短发酵周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于2016年申报请了“一种蓝莓香糟鱼生产方法”(申请号:201610060518.3),此方法中所使用的蓝莓酒糟的发酵周期较长,不易获得;杨长春于2016年申报了“一种保健糟鱼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610245733.0),该方法操作工艺复杂,发酵时间为20天,发酵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低温两段式发酵酒糟鱼的方法,延长鱼的保藏期,同时解决传统鱼类加工制品腥味较重的缺陷,使酒糟鱼风味进一步提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两段式发酵酒糟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腌制:取鱼块加入到5~8%(W/V)的食盐水中,浸没,6~18℃腌制10~25h后,取出沥干;

S2、干燥:将步骤S1沥干后的鱼块在10~35℃下干燥至水分含量为35~60%;

S3、低温两段式糟制:在酒酿中加入调味料,将步骤S2干燥后的鱼块与混合了调味料的酒酿在真空、6~18℃下厌氧糟制2~4天后;取出并在6~18℃下有氧糟制1~4天,即得到酒糟鱼;所述干燥后的鱼块与混合了调味料的酒酿的质量比为1:1~2。

优选方式下,步骤S1所述的鱼块的制备方法为,取鱼,清洗、去头、去鳞、去尾、去内脏,切成长为2.0~3.5cm,宽为1.5~3.0cm的鱼块。

优选方式下,步骤S1所述的鱼块可取自草鱼、鲫鱼、鲢鱼、鲈鱼、青鱼、鲤鱼、鳙鱼、秋刀鱼、鲅鱼、鲳鱼、鲈鱼、鳗鱼、马哈鱼。

优选方式下,步骤S2所述的干燥采用鼓风干燥。

优选方式下,步骤S3所述的糟制为,在酒酿中加入调味料,将步骤S2干燥后的鱼块与混合了调味料的酒酿按质量比为1:1~2,置于真空包装袋中,在包装袋的底部放一层酒酿,每放一层鱼块加一层酒酿,最上层用酒酿封顶,抽真空,在6~18℃下厌氧糟制2~4天;将厌氧糟制后的鱼块和酒糟同时取出,置于罐中,同样采用底部放一层酒酿,每放一层鱼块加一层酒酿,最上层用酒酿封顶,在6~18℃下有氧糟制1~4天,即得到酒糟鱼。

优选方式下,步骤S3所述调味料由占酒酿的质量分数1~2.5wt%的味精、1~3wt%的姜粉、1~3wt%的蒜粉、0.5~2wt%的八角粉、0.2~1wt%的桂皮粉、1~3wt%的胡椒粉、1~2.5wt%的花椒粉、1~2.5wt%的茴香粉、1~2.5wt%的辣椒粉组成。

优选方式下,步骤S3所述的酒酿为黄酒酿、甜酒酿、红酒酿。

步骤S3所制备的酒糟鱼,蒸熟后即可食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88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