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二次翻边孔的钣金件橡皮囊成形方法及组合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9829.0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1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倪兴屹;王伟;安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9/08 | 分类号: | B21D19/08;B21D22/1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翻边孔 钣金件 橡皮 成形 方法 组合 模具 | ||
一种含二次翻边孔的钣金件橡皮囊成形方法和组合模具,该模具由左半模和右半模组合而成,左半模和右半模的一端通过连接轴铰接,左半模和右半模的另一端有连接孔,可通过连接销将左半模和右半模的端头组合连接,所述的左半模和右半模组合后,左右两个半圆型面对接形成一个与钣金件二次翻边孔对应的翻边孔型面;将展开毛料定位在组合模具的上表面,通过橡皮的柔性下压,使展开毛料的预制孔边下压外翻贴膜成形。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飞机制造领域的一种钣金橡皮囊成形技术,具体是一种翻边孔橡皮囊成形组合模具及成形方法,特别适用于含有结构封闭的二次翻边孔钣金件一次成形。
背景技术
在飞机制造领域二次翻边孔的钣金件具备重量轻、加强效果优良、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在飞机加强、减重应用方面十分广泛。橡皮囊成形是飞机钣金制造领域一种主要的成形方法,其原理利用橡皮在高压环境下可产生任意变形,使板料在模具悬空部位产生变形而得到所需形状。与一般冲压成形相比具备生产效率高、表面质量好、适用范围广、模具结构简单等优点,可以一次成形多个零件或同一零件多处形状,因此橡皮囊成形非常适合飞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但是结构封闭钣金件成形后包裹在模具上分离困难使得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第二次翻边为外翻边形状的钣金件卸件更加困难,因此公知方法必须先将零件成形为单次翻边形状,再用两个半模手工成形第二次翻边。传统方法主要缺点是模具数量多、成形效率低、手工成形变形不均、表面质量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橡皮囊成形含有二次翻边孔的钣金件卸件困难方面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卸件的含二次翻边孔的钣金件橡皮囊成形方法及组合模具,解决该类钣金件一次成形及快速卸件问题。
一种含二次翻边孔的钣金件橡皮囊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1)有一个组合模具,该模具由左半模和右半模组合而成,左半模和右半模的本体是一个板状结构,在左半模的右侧有一个开敞的与钣金件的翻边孔左侧对应的半圆型面,在右半模的左侧有一个开敞的与钣金件的翻边孔右侧对应的半圆型面,左半模和右半模的一端通过连接轴铰接,左半模和右半模的另一端有连接孔,可通过连接销将左半模和右半模的端头组合连接,所述的左半模和右半模组合后,左右两个半圆型面对接形成一个与钣金件二次翻边孔对应的翻边孔型面。2)根据含二次翻边孔的钣金件的理论模型制作展开毛料,展开毛料上有直径小于翻边孔的预制孔,展开毛料还设有两个定位耳片和定位孔;3)先将组合模具的左半模和右半模组合成一个整体,并置于橡皮成型的工作台面上,再将步骤2)所述的展开毛料定位在组合模具的上表面,使展开毛料预制孔的中心与组合模具翻边孔型面中心重合,通过橡皮的柔性下压,使展开毛料的预制孔边下压外翻贴膜成形;4)卸模时,先将连接销从左半模和右半模内拔出,再将左半模和右半模绕连接轴转动分离,即可实现钣金件与组合模具的分离。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所采用的可开合式组合模具结构,克服了封闭结构含二次翻边孔钣金件成形后无法卸件的问题。
2)本申请所采用组合模具组装、定位、操作方法简单,成形方法与传统橡皮囊完全相同,易于实现推广。
3)本申请与传统方法相比,模具数量少、成形效率高,不需手工敲击表面;橡皮柔性压力直接作用零件表面,材料变形均匀、表面质量好。
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适用的含二次翻边孔的钣金件结构示意。
图2是本申请的含二次翻边孔的钣金件组合模具结构示意。
图3是含二次翻边孔的钣金件展开毛料示意。
图4是本申请的含二次翻边孔的钣金件橡皮囊成形方法示意。
图5是本申请含二次翻边孔的钣金件成形后卸件状态示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98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