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往复运动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1192.9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7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发军;张烽;杨先威;杨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21/22 | 分类号: | F16H21/2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运动 转化 直线 往复 装置 | ||
1.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往复运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旋转运动输出轴(2)、辅助轴(3)、圆柱连杆(4)、球头连杆(5)、U型连杆(6)、球铰连杆(7)和滑块(8),旋转运动输出轴(2)和辅助轴(3)一端通过轴承水平连接在底座(1)上,旋转运动输出轴(2)另一端倾斜设置第一连接部(201),辅助轴(3)另一端倾斜设置第二连接部(301),第一连接部(201)与第二连接部(301)平行,圆柱连杆(4)两端分别垂直连接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301),U型连杆(6)垂直安装在圆柱连杆(4)上,U型连杆(6)U型端设置有球铰连杆(7),球头连杆(5)一端与球铰连杆(7)铰接,另一端与滑块(8)铰接,滑块(8)可滑动的安装在底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往复运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运动输出轴(2)和辅助轴(3)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往复运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连杆(4)的两端分别位于旋转运动输出轴(2)轴线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往复运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连杆(4)两端与旋转运动输出轴(2)轴线的距离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往复运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01)与旋转运动输出轴(2)的夹角为135°,第二连接部(301)与辅助轴(3)的夹角为1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往复运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连杆(6)安装在圆柱连杆(4)的中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往复运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连杆(5)处于水平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往复运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8)底端设置有安装槽(801),滑块(8)通过安装槽(801)与底座(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往复运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801)为燕尾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119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