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脱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3007.X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9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峰;唐洁吟;赵夫健;王聿栋;刘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6/027 | 分类号: | A61K6/027;A61K6/033;A61K6/097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牙本质 过敏症 脱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脱敏剂,其特征在于,由固体粉体和分散液两部分组成;所述固体粉体为Si-Ca-P三元体系的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球;所述分散液为海藻酸钠-磷酸盐缓冲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脱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粉体和分散液的比例为1:1~10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脱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粉体和分散液使用前分开包装,使用时再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形成糊剂涂覆于暴露的牙本质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脱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Si-Ca-P三元体系的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球的粒径尺寸为300~11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脱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Si-Ca-P三元体系的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球中,Si、Ca和P的摩尔比为60~80:36~16: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脱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酸钠-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海藻酸钠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5~4%,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钠的摩尔体积浓度分别为1~2mol/L和0.1~0.2mol/L。
7.制备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脱敏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Si-Ca-P三元体系的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球的制备:将模板剂溶于乙醇-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再依次加入正硅酸乙酯、磷酸三乙酯和四水硝酸钙,充分搅拌均匀,得到白色乳液,离心,将沉淀物进行干燥、热处理,得到Si-Ca-P三元体系的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球;
(2)海藻酸钠-磷酸盐缓冲溶液的制备:将海藻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并高温去黏后,加入磷酸二氢钾和磷酸二氢钠,溶解得到海藻酸钠-磷酸盐缓冲溶液;
(3)脱敏剂的制备:将Si-Ca-P三元体系的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球与海藻酸钠-磷酸盐缓冲溶液分开包装,使用时进行混合,即所述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脱敏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脱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模板剂包括氨水或十二胺;所述模板剂的添加量与乙醇-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的料液比为0.02~0.05:1g/mL;所述乙醇-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乙醇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3~5:1;模板剂加入乙醇-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以及依次加入正硅酸乙酯、磷酸三乙酯和四水硝酸钙的过程中,温度均控制为30~5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脱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正硅酸乙酯、磷酸三乙酯和四水硝酸钙的加料间隔为30min;所述干燥是在60~80℃干燥24~48h;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600~700℃,时间为180~300 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脱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高温去黏是在110~140℃加热60~1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30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营养液加热装置
- 下一篇:含氟化合物在制备弹性仿生义齿材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