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火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3759.6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1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秦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朝东 |
主分类号: | F24B1/182 | 分类号: | F24B1/182;F24B1/1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364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柴火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生火、加柴和清扫灰烬的柴火炉。
背景技术
柴火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燃烧器具,在户外野营时使用较多,主要由一个炉体和炉体底部的添柴口构成,炉体上端可以放置水壶和锅等炊具,用于烹煮食物,有的炉子上端还设有上盖用于罩住炉火,避免炉火火苗四处喷射。传统的柴火炉在使用完之后需要将底板取出倾倒灰烬,或者是打开底部的排灰口掏出灰烬,十分不便,且在生火、加柴或者旺火时炉内通风不畅,需要鼓入空气来助燃,造成烟气四逸。此外,在烹煮食物时,中途需要短时间暂停加热,此时则需要将炉火熄灭或是拿走炊具,稍后又得将其点燃,在炖汤时尤为常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柴火炉,该柴火炉可迅速便捷地添加柴火和清扫灰烬,生火快捷,且可以转移炉火,实现炊具灵活加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柴火炉,包括炉体和设在炉体内的用于堆放柴火的底板,所述炉体下方的炉壁上设有与炉体内腔相通的圆弧缺口,所述底板包括连为一体的同心的大圆弧板和小圆弧板,在大圆弧板和小圆弧板相接处的一端设有伸出炉体外的把手,所述大圆弧板半径不小于炉体外半径,小圆弧板半径不大于炉体内半径且所述大圆弧板位于所述圆弧缺口内,所述把手底部设有作为支点来转动底板的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滚珠同时活动嵌于把手的底部和圆弧缺口处的炉壁内,所述底板的底部还设有以所述第一滚珠为圆心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内活动嵌有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滚珠与圆弧缺口一侧的炉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缺口一侧的炉体内壁设有直角支架,所述直角支架一端固定于炉体内壁,另一端竖直向上设置且其端面内部活动嵌有所述第二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中央设有排渣筒,排渣筒顶端设有封盖,封盖上表面设有小吊环。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表面还固定设有用于堆放柴火的圆筒,所述圆弧缺口中间设有可供圆筒出入的矩形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伸出炉体外侧的部分包裹有耐温绝热橡胶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转动活动设置的底板来达到便于排出灰烬和添加柴火的目的,该柴火炉不需要常规的添柴口,仍然可以在不取下炉上炊具的情况下向炉内加柴,方便快捷;同时,在锅、壶等炊具不需要加热时还可以转动上述手把,将底板从炉内取出,使柴火燃烧的火焰转移至炉外;再则,生火或是需要旺火时不必采用鼓风机向炉内鼓风助燃,直接将底板转移至炉外开放环境中,通风顺畅,利于生火,人工稍微吹气便可达到旺火的目的,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炉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板仰视图。
图4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底板转动位置示意图。
图6为带排渣筒和圆筒的底板的俯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炉体1、底板2、第一滚珠3、排渣筒4、圆筒5、第二滚珠6、直角支架7、圆弧缺口101、把手201、小圆弧板202、大圆弧板203、弧形凹槽20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朝东,未经秦朝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37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电路的悬挂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带电路的悬挂基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