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模拟环境内利用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毒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4637.9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5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杨迎青;兰波;陈洪凡;孙强;黄嘉佳;吴海燕;余建;李湘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24;C12Q1/18;G01N33/577;G01N33/569;A01H1/04;C12R1/9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曹治丽 |
地址: | 330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环境 利用 白背飞虱 南方 水稻 黑条矮缩病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在模拟环境内利用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毒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模拟环境密闭系统,所述模拟环境密闭系统内的相对湿度为70%,温度控制在24-25.5℃,每日半天光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环境密闭系统内至少设置有4个独立的功能室,其中4个功能室分别用作水稻种植室,养虫室,饲毒室,接毒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供试水稻苗的种植:水稻浸种催芽,然后播种于50厘米×30厘米×10厘米的盒式容器内,并置于所述水稻种植室内;
(2)白背飞虱的饲养:将白背飞虱养殖于所述养虫室内,待所述水稻种植室内的水稻苗长到3叶1心期将其转到所述养虫室内饲虫;
(3)带毒苗的获取:田间采集并经确认带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水稻病株种植于网室内,或将部分病株保存于-80℃冰箱;
(4)白背飞虱的饲毒:将步骤(3)饲养的白背飞虱3龄若虫饲毒12~22小时;
(5)传毒:将步骤(4)饲毒后的3龄白背飞虱若虫接虫到健康苗,继续饲养8~10天,使其度过循回期;然后将白背飞虱转接到供试稻苗上,每隔6小时赶虫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接虫按2~3头/株的接虫量接于3叶1心期的供试稻苗上,接毒12~23小时。
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传毒方法在在药剂筛选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指抗病毒剂或抗病毒诱导剂。
7.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传毒方法在在水稻抗病品种筛选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1)将不同品种的水稻浸种催芽后播种在50厘米×30厘米×10厘米的盒式容器内,每个品种播3盒,每盒120~150粒种子,设3个重复。
(2)将步骤(1)的不同品种的3叶1心期水稻苗转到养虫室内,用饲毒12小时的白背飞虱对各处理过的3叶1心期稻苗进行接毒;
(3)8~10天后,将不同品种水稻苗移栽到覆有防虫网的水田内,每种药剂3个小区,每小区120丛。
9.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传毒方法在筛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度单抗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46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