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广谱型传感器识别甲烷气体的设备及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5983.9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7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艳;刘津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佳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G08B2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处理装置 单片机装置 甲烷气体 家用可燃气体报警器 广谱型传感器 浓度显示装置 声光报警装置 湿气 超值报警 电路连接 多路输出 供电装置 驱动装置 误判 发霉 熬制 机箱 炉具 加热 烹饪 蒸汽 酒类 浓烟 鸡蛋 报警 中药 应用 | ||
一种使用广谱型传感器识别甲烷气体的设备及识别方法。现有的家用可燃气体报警器在受到烹饪时蒸汽、湿气、炉具火焰过高、大量浓烟以及熬制中药、加热酒类、鸡蛋发霉发臭等情况的影响,产生大量误判报警,严重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本发明组成包括:机箱(1),所述的机箱内有单片机装置(6),所述的单片机装置分别与信号处理装置A(4)、信号处理装置B(5)、浓度显示装置(7)、声光报警装置(8)和执行驱动装置(9)电路连接,所述的机箱内还有多路输出的供电装置(10)。本发明应用于甲烷气体的识别及超值报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广谱型传感器识别甲烷气体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可燃气体报警器作为一种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装置,正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家用可燃气体报警器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生可燃性(主要是甲烷)气体泄露时,气体传感器检测到其浓度达到设置的报警值时,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使用者采取人员疏散、强制排风、切断电源、关停设备等应急措施。有效的防止中毒、爆炸、火灾等事故发生,从而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现有的家用可燃气体报警器在受到烹饪时蒸汽、湿气、炉具火焰过高、大量浓烟以及熬制中药、加热酒类、鸡蛋发霉发臭等情况的影响,产生大量误判报警,严重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广谱型传感器识别甲烷气体的设备及识别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使用广谱型传感器识别甲烷气体的设备,其组成包括:报警器机箱,所述的报警器机箱内有单片机装置,所述的单片机装置分别与信号处理装置A、信号处理装置B、浓度显示装置、声光报警装置和执行驱动装置电路连接,所述的报警器机箱内还设置有多路输出的供电装置。
所述的使用广谱型传感器识别甲烷气体的设备,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A与气体传感器SA连接,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B与气体传感器SB连接,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A和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B均包括把气体传感器的输出转换为与气体浓度呈正比的电压输出的电路、输出信号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
所述的使用广谱型传感器识别甲烷气体的设备,所述的气体传感器SA和所述的气体传感器SB均采用广谱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所述的气体传感器SA工作电源为V1,实现对甲烷气体的检测,所述的气体传感器SB工作电源为V2,实现对其他气体的检测。
所述的使用广谱型传感器识别甲烷气体的设备,所述的单片机装置包括采用STM8003F3P6芯片,片内具有时钟振荡器、看门狗、掉电复位等功能以及10位(5通道)模数转换器,可以实现对信号处理装置A输出电压U1和信号处理装置B输出电压U2的采集、转换、存储、比对和判别等操作。
所述的使用广谱型传感器识别甲烷气体的设备及识别方法,其具体识别、检测、报警方法如下:
(1)设置一个基准电压值Ur,并以数字量的形式存储到单片机的EEPROM中;
(2)气体传感器SA的输出经过信号处理装置A转换、放大和滤波后输出U1,送入单片机(PD2引脚)进行A/D转换;数据采集、存储;与基准电压Ur进行数字比对;实时记录U1值等操作。
(3)气体传感器SB的输出经过信号处理装置B转换、放大和滤波后输出U2,送入单片机(PD3引脚)进行A/D转换;数据采集、存储;与基准电压Ur进行实时的数字比对;实时记录比对结果等操作。
(4)当 U1≥Ur时,
并有 U2≥Ur 则U1代表的是单一甲烷气体浓度;
并有U2<Ur 则U1代表的是其他干扰气体浓度;
(5)单片机依据比对的结果,分别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佳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佳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59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