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灌装阀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6124.1 | 申请日: | 2017-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1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成;章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海鹰工程装备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7/07 | 分类号: | F16K7/07 |
代理公司: | 总装工程兵科研一所专利服务中心32002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灌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装阀,尤其是一种气动灌装阀,具体地说是用于粘性液体的灌装,属于灌装阀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鲜榨水果饮品、饮料、制酒等行业,其多使用结构复杂的不锈钢阀门,这些阀门都有运动部件,时间久后液体中的糖分、粘性成分使得密封件、阀体、运动部件不能灵活运动的严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动灌装阀,其结构紧凑,能有效实现粘性液体的灌装,提高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安全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动灌装阀,包括阀体以及位于所述阀体两端的阀盖;在所述阀体内设有弹性管,所述弹性管的外壁与阀体的内壁间形成充气腔,所述充气腔与阀体上的进气口相连通,通过进气口向充气腔内充气后,充气腔内的气压能使得弹性管变形并封堵阀体内的阀体流道。
在所述阀体内设有用于压紧弹性管端部的弹性管压塞,弹性管压塞的一端部伸入弹性管内,弹性管压塞的中心区具有压塞孔,所述压塞孔与弹性管相连通。
所述弹性管采用弹性橡胶制成,弹性管与阀体呈同轴分布,且弹性管在阀体内沿阀体的长度分布。
所述阀盖内设有阀盖孔,所述阀盖孔位于阀盖的中心区,且阀盖孔贯通阀盖,阀盖孔能与阀体内的阀体流道相连通。
本发明的优点:在阀体内安装于弹性管,弹性管的端部通过弹性管压塞以及阀盖与阀体紧密接触,通过进气口能对充气腔内充气,进而使得弹性管受到气压变形,当弹性管的内壁接触后能封堵液体流道;当充气腔内的气体消失后,弹性管能恢复变形前的状态,确保正常的灌装需要;由于只通过气压使得弹性管的变形,无需在阀体内运动,从而能有效实现粘性液体的灌装,提高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能实现对粘性液体灌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利用弹性管变形封堵阀体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阀体、2-阀盖、3-弹性管、4-弹性管压塞、5-进气口、6-充气腔、7-阀盖孔、8-压塞孔以及9-阀体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能有效实现粘性液体的灌装,提高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本发明包括阀体1以及位于所述阀体1两端的阀盖2;在所述阀体1内设有弹性管3,所述弹性管3的外壁与阀体1的内壁间形成充气腔6,所述充气腔6与阀体1上的进气口5相连通,通过进气口5向充气腔6内充气后,充气腔6内的气压能使得弹性管3变形并封堵阀体1内的阀体流道9。
具体地,阀体1呈中空的结构,在阀体1的两端均设置一个阀盖2,阀盖2与阀体1呈同轴分布。在阀体1的内壁设有凹陷的阀体槽,当弹性管3安装于阀体1内后,弹性管3的外壁与阀体1的阀体槽间能形成充气腔6,充气腔6与阀体1上的进气口5连通,从而通过进气口5能向充气腔6内充入气体。当向充气腔6内充入足够的气体时,充气腔6内的气压能使得与充气腔6对应的弹性管3变形,弹性管3挤压变形时,使得弹性管3的内壁能相互接触,弹性管3的内壁相互接触后能封堵阀体1内的阀体流道9。
具体实施时,弹性管3受压变形的位置为与充气腔6对应的位置,由于阀体1呈中空结构,当弹性管3安装于阀体1时,利用弹性管3的内腔与阀体1间共同形成阀体流道9,从而当弹性管3在非变形状态下,能满足正常的灌装操作,当弹性管3变形并封堵阀体流道9后,能关闭粘性液体的灌装。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管3采用弹性橡胶制成,弹性管3与阀体1呈同轴分布,且弹性管3在阀体1内沿阀体1的长度分布。由于弹性管3采用弹性橡胶制成,在充气腔6充气后才能使得弹性3变形,因此,能有效实现粘性液体的灌装,且能重复使用,提高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在所述阀体1内设有用于压紧弹性管3端部的弹性管压塞4,弹性管压塞4的一端部伸入弹性管3内,弹性管压塞4的中心区具有压塞孔8,所述压塞孔8与弹性管3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海鹰工程装备公司,未经无锡市海鹰工程装备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6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