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殖业粪污集中无害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6395.7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2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军林;刘舰林;刘盛林 |
主分类号: | C05F3/06 | 分类号: | C05F3/06;C05F3/00;C05F1/02;C05F1/00;C05G3/00;C05F17/00;C05F17/02;C02F11/04;C12P5/02;C12M1/107;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业 集中 无害化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业粪污集中无害化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集中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生产沼气、有机肥以及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尸体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属资源与环境领域所需技术及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温差大,又是畜禽养殖大国,大量的畜禽粪便未经处理,擅自排放,严重的污染了生活环境及地下水源。造成粪污处理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处理难度大、成本高,二是养殖场效益低,处理粪污综合效益没有显现,影响了人们处理粪污的积极性,三是国家对养殖粪污擅自排放的查处、处罚力度较低。据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有机肥分会统计发现,目前畜禽粪便的高效处理率仅有30.1%,大部分畜禽粪便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及用于农田施肥,导致土壤污染。要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最有效的途径是沼气工程,现有沼气工程处理粪污的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粪污的处理方法单一,没有综合处理,导致经济效益低;其次,南北温差大,南方的沼气设备、技术在北方寒冷地区不适应,运行、维护成本高,影响大规模推广使用。另外,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病死动物尸体未经处理污染更为严重,不仅污染土壤环境、空气、地下水,而且更易造成疫病流行,威胁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必须无害化处理。本发明就是为了系统的、智能的一揽子解决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提高养殖业集中无害化处理的效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生产有机肥、处理养殖粪污,处理病死动物尸体保护生态环境。本发明主要的处理装置都安装在养殖场附近,从污染物源头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降低处理成本,提高综合利用率,经济效益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业粪污集中无害化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集中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生产沼气、有机肥以及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尸体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属资源与环境领域所需技术及设备。本发明是养殖业粪污处理中心所需技术、设备,能系统的、智能的一揽子解决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综合处理粪污,病死动物尸体,能实现系统装备化、智能化、高效化。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养殖业粪污集中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由粪污处理系统、有机肥生产系统、病死畜处理制肥系统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组成;所述的粪污处理系统建在养殖场附近地下3-5米深;所述的粪污处理系统由粪污均质池、固液分离机、分水池、水解酸化池、进水水压间、沼气池池体、出水水压间、沼液池、沼气储气柜、维护操作间依次连接组成;所述的粪污处理系统中固液分离机立于地上,其余立于地下,粪污经固液分离机处理固体部分由固体粪污运输装置运至智能有机肥车间,液体部分进入分水池、膜式沼气处理单元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及液体肥;所述的粪污均质池、固液分离机、分水池、水解酸化池、进水水压间、沼气池池体、出水水压间、沼液池通过液体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的水解酸化池两端有液体出口,内部有隔墙使内部液体呈“S”型流动;所述的沼气池池体内部由多个膜式沼气处理单元按发酵顺序序批式排列连接组成;沼气池池体内部有底部带导流口的隔墙,通过导流口使膜式沼气处理单元首尾连接;所述的膜式沼气处理单元由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内部有菌床装置、破壳装置、加热装置,底部有坡度,坡度沿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走低,膜式沼气处理单元上部有导气管;所述的沼气储气柜通过带有单向阀的沼气管道与每一个膜式沼气处理单元上部导气管连接,沼气储气柜内部有压力泵,旁边连接有维护操作间;所述的沼液池通过出水水压间与沼气池池体连接,沼液池通过液体管道与沼液浓缩制液体肥车间连接;所述的沼液池与沼液浓缩制液体肥车间、进水水压间、水解酸化池、养殖圈舍、农田有液体管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军林;刘舰林;刘盛林,未经刘军林;刘舰林;刘盛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63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