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6521.9 | 申请日: | 2017-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4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徐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4;E03F5/14;C02F1/00;C02F3/32;A01G1/00;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下凹式 绿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下凹式绿地是一种高度低于周围路面的公共绿地,也称低势绿地,其理念是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慢慢渗透到地下,达到减少径流外排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具有着重要的吸水、渗水和净水的功能。但是现有下凹式绿地的的渗水能力有限,若遇到暴雨或特大洪水,雨水会来不及渗透到地下而溢出到硬化的路面,形成地面径流后流入污水渠后,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增加了污水厂处理污水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储水能力强,且下凹式绿地中的生物滞留层和砾石层可提高水体的净化率,排出的水质可直接用于道路和绿化喷洒等;并且能及时将高出下凹式绿地最高液位线的水体从第一溢流管排入,避免水体溢出到周围硬化路面,浪费水资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所述下凹式绿地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滞水层、种植土层、生物过滤层、砾石层和素土层;
还包括第一溢流管和第二溢流管,所述第一溢流管与所述第二溢流管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溢流管竖直设置且设有若干根,若干根所述第一溢流管沿下凹式绿地平面分布,所述第一溢流管的上端的溢水口位于所述下凹式绿地的预设最高水位处,所述第二溢流管横卧于所述砾石层内,所述第一溢流管的下部与所述第二溢流管连接,所述第二溢流管与第一溢流管的底端的垂直距离为50-100mm;
所述第一溢流管的溢水口的上方固定有一截污盖,在平面上所述截污盖遮盖所述溢水口;
所述第二溢流管的管径为150-250mm;
所述下凹式绿地的宽度大于等于3000mm;
所述种植土层的上表面为下凹式结构且下凹所形成的下凹空间构成所述滞水层,所述种植土层的上表面的边坡比为1:5且下凹深度为90-110mm;
周边绿地与所述下凹式绿地连接处的边坡比为1:6;
所述种植土层的厚度为200-300mm;
所述生物过滤层的厚度为100-200mm;
所述砾石层的厚度为100-200mm;
所述种植土层的侧面和底面皆包覆有透水土工布。
进一步地说,所述种植土层的原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数计):壤土40-50%、尿素11-35%、石灰石8-15%、蛭石粉3-15%和煤渣1-10%;
所述生物过滤层的原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数计):有机腐殖土50-70%、沸石20-40%和粘土2-10%;
所述砾石层填充有粗砾石和细砾石,所述粗砾石和所述细砾石的填充比例为5:3-3:1,所述砾石层中的粗砾石的粒径为20-50mm,所述砾石层中的细砾石的粒径为1-5mm。
进一步地说,所述透水土工布为300g/m2土工布。
进一步地说,所述砾石层的砾石孔隙率为35-45%,有效粒径大于80%。
进一步地说,所述截污盖为篦式截污盖。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溢流管的出水口外接河道、道路及绿化喷淋系统、调蓄池或市政管网。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溢流管的管径为200mm。
进一步地说,所述下凹式绿地的横截面为梯形。
进一步地说,所述种植土层种植有耐水植物,所述耐水植物如芒草、花叶芦竹、狼尾草、旱伞草或美人蕉,但不限于此。所述种植土层的种植密度为20-30株/m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一、本发明由滞水层、种植土层、生物过滤层、砾石层和素土层构成,结构简单且合理,能够对排入的水体分层净化,提高下凹式绿地的净化能力,使排出的水质可直接用于道路和绿化喷洒等;
二、本发明设有第一溢流管和第二溢流管,高于下凹式绿地最高液位线的水体可通过第一溢流管的溢水口进入再通过第二溢流管排出,避免高于下凹式绿地水平面的水体溢出到周围硬化路面,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65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调节式散热型隧道灯
- 下一篇:一体式道路照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