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道预压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7437.9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8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董彪;聂红恩;袁成太;李应心;杨海龙;李军;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滕慧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预压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预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道预压施工工艺。该通道预压施工工艺包括:(1)通道建造;(2)蓄水墙施工;(3)防水施工;(4)蓄水;(5)沉降观测;(6)蓄水墙拆除等步骤。该通道预压施工工艺采用通道里侧蓄水的方式,可以替代或减少顶部覆土厚度,完全取代钢支撑,施工工期大大加快,达到节材的绿色施工效果。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道预压施工工艺。
(二)背景技术
马场内通道结构顶部为赛马跑道,为防止通道沉降对赛马跑道造成的开裂等其它不利影响。路道施工前对通道结构进行堆载预压,以确保通道结构的整体稳定。
由于全用堆截预压可能对通道顶板结构产生有害裂缝影响,需将通道顶部覆土的重量传递至底板及基础土层,原设计方案为在通道上方顶板覆土、在通道内部使用钢支撑,由于通道整体工程量大,施工复杂,工期长;且于通道结构内施工钢支撑施工难度大,钢支撑与顶板结构难以顶实,通道混凝土结构板与钢支撑的刚性节点易产生结构变形与局部破坏;人力物力耗费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通道预压施工工艺,采用通道里侧蓄水的方式,可以替代或减少顶部覆土厚度,完全取代钢支撑,施工工期大大加快,达到节材的绿色施工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通道预压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通道建造
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一通道,所述通道包括设置在通道顶部的顶板、通道侧壁以及设置在通道底部的底板;
(2)蓄水墙施工
在通道两侧开口处施工蓄水墙,具体是采用混凝土墙封堵通道两侧开口,所述混凝土墙与通道两侧开口处原结构间植构造柱筋并现浇混凝土形成蓄水墙;所述蓄水墙高度高于蓄水标高的距离不小于300mm;蓄水标高为通道净高度的1/2-2/3;
(3)防水施工
在通道两侧开口与其各侧的蓄水墙间的结构缝位置施工防水封堵;
(4)蓄水
向蓄水墙之间的通道内蓄水,期间观测通道两侧开口的蓄水墙是否有渗漏,逐渐蓄水至蓄水标高;
(5)沉降观测
通过标记在通道结构上的沉降观测点,每周测定沉降点标高,一个月累计沉降量不超过5mm,表示通道结构沉降稳定,完成沉降观测;
(6)蓄水墙拆除
将通道内的蓄水抽出,然后拆除通道两侧开口处蓄水墙,完成预压工艺施工。
步骤(4)采用蓄水、顶板覆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土方及水的密度进行换算,通道顶板上方覆土每减少1米土的工程量,相当于通道内的蓄水高度需增加1.9米。
步骤(2)-(3)采用在通道下方底板处放置蓄水箱的方式进行蓄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通道预压施工工艺替代现有通道上方预压时需在通道顶板下方设置钢支撑的复杂施工方法,采用在通道空间内蓄水预压的工艺,施工操作简单、缩短了工期,减少了工程量及材料用量,绿色环保;通道空间内的蓄水排出后可直接用于草木养护或工程用水,方便节约。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通道长度方向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74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滑吸音防噪板
- 下一篇:环保透水型塑胶及应用该塑胶的路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