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高耐候玻璃钢水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7520.6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向冈;牛国庆;郑元枝;张轩轩;郭灵辉;杨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11/00 | 分类号: | E03B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王国旭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高耐候 玻璃钢 水箱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高耐候玻璃钢水箱,包括承载底座、蓄电池组、光伏发电板、温差发电装置、半导体制冷装置、循环水泵、导流管及蓄水箱体,承载底座包括承载横梁及连接筋板,光伏发电板嵌于蓄水箱体外表面上,循环水泵位于蓄水箱体内,一端与蓄水箱体连通,另一端与一条导流管末端连通,导流管嵌于蓄水箱体箱壁内,且导流管前端与蓄水箱体相互连通,蓄水箱体箱壁包括玻璃钢内胆、保温棉层、玻璃钢防护表层、弹性防护层及镀铝膜层。本新型一方面可提供温度恒定的水体存放环境,可有效避免因高温或暴晒等造成的水温过高而变质及水分因高温而大量蒸发现象,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蓄水设备对高温及暴晒环境的抵御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消防和生活用水设施领域,具体为一种自适应高耐候玻璃钢水箱。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为了满足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提高水资源供给保障稳定性,在众多的建筑物顶部、户外施工等场合中,均会使用到大量的基于玻璃钢基材的蓄水箱设备,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户外工作环境恶劣,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时,传统的玻璃钢材质的蓄水箱一方面易出现蓄水箱内水体温度升高,从而造成水体变质及水体大量蒸发,从而严重影响了蓄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高温,也极易导致玻璃钢蓄水箱结构发生变形、结构强度减弱及应力集中等现象,从而导致玻璃钢蓄水箱易发生故障或损坏,严重影响了玻璃钢蓄水箱的使用寿命,并增加了玻璃钢蓄水箱的使用和维护成本,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玻璃钢蓄水箱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自适应高耐候玻璃钢水箱及使用方法,该新型一方面可提供温度恒定的水体存放环境,可有效避免因高温或暴晒等造成的水温过高而变质及水分因高温而大量蒸发现象,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蓄水设备对高温及暴晒环境的抵御能力,提高蓄水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设备日常维护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适应高耐候玻璃钢水箱,包括承载底座、蓄电池组、光伏发电板、温差发电装置、半导体制冷装置、循环水泵、导流管及蓄水箱体,承载底座包括承载横梁及连接筋板,承载横梁至少两个,各承载横梁均分布在同一水平面内并同轴分布,相邻的承载横梁间通过至少两条连接筋板相互连接,且连接筋板以承载横梁中线对称分布并与承载横梁侧表面垂直连接,承载横梁上端面设横截面呈“凵”字型的承载槽,且承载槽与承载横梁同轴分布,蓄水箱体嵌于承载槽内,并通过承载槽与承载横梁相互连接,蓄水箱体为密闭腔体结构,其顶部设至少一个注水口,底部设至少一个排水口,侧表面设至少一个检修人孔,光伏发电板嵌于蓄水箱体外表面上,并与蓄水箱体外表面平齐,循环水泵位于蓄水箱体内,并与蓄水箱体底部连接,循环水泵一端与蓄水箱体连通,另一端与至少一条导流管末端连通,导流管嵌于蓄水箱体箱壁内,并环绕蓄水箱体轴线均布,且导流管前端与蓄水箱体相互连通,蓄水箱体箱壁包括玻璃钢内胆、保温棉层、玻璃钢防护表层、弹性防护层及镀铝膜层,玻璃钢防护表层包覆在玻璃钢内胆外,并与玻璃钢内胆同轴分布,且玻璃钢防护表层和玻璃钢内胆间设宽度为1—5厘米的隔离腔,隔离腔内均布若干连接筋板,连接筋板分别与玻璃钢防护表层和玻璃钢内胆相互垂直连接,保温棉层嵌于隔离腔内,并分别与玻璃钢防护表层和玻璃钢内胆相互连接,导流管、温差发电装置、半导体制冷装置均嵌于隔离腔内,并与玻璃钢内胆相互连接,且导流管、温差发电装置、半导体制冷装置均至少一个并环绕玻璃钢内胆纵轴线在内胆外表面均布,镀铝膜层通过弹性防护层包覆在玻璃钢防护表层外表面上,蓄电池组至少一个,安装在承载底座的相邻两承载横梁之间位置,并与承载横梁侧表面相互连接,蓄电池组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分别与光伏发电板、温差发电装置、半导体制冷装置、循环水泵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横梁与蓄水箱体接触面间设弹性垫,所述的弹性隔离垫若干,并环绕蓄水箱体轴线均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底座的承载横梁中,相邻的两个承载横梁间的距离为蓄水箱体下表面最小长度的1/6—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75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