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7522.5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6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发伟业农药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N35/04 | 分类号: | A01N35/04;A01N43/54;A01N43/78;A01N43/56;A01N43/08;A01N47/18;A01N43/42;A01N59/26;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2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苯菌酮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具体的说是一种含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应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植物病害发生严重,危害植物茎、叶等营养器官,以及果实、种子、块茎等繁殖器官部位,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影响食用部位外观,使作物产量锐减,品质下降严重。病害发生严重时,导致作物绝收。因此,植物病害在生产实际上具有重要的防治意义,杀菌剂是防治植物病害的最为经济、快捷而有效的方法。
单一杀菌剂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或防治谱有限,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植物病害危害。混配杀菌剂具有可扩大防治谱、增强防效,延缓植物病原菌抗药性等优势,在生产实践中成为最受欢迎的应用形式。尤其是具有协同作用的杀菌剂,杀菌剂各有效组分间相互作用,使组合时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效果的理论总和,因而在实际使用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受使用者青睐。
苯菌酮(metrafenone)是巴斯夫公司于2004年开发登记投入英国市场的苯甲酮类杀菌剂。通过干扰极性肌动蛋白组织的建立和形成,使病菌的菌丝体顶端细胞的形成受到干扰和抑制,从而阻碍菌丝体的正常发育与生长。具有预防,治疗和抑制产孢活性。对芽管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果树、蔬菜等作物上的白粉病。CAS登录号为220899–03–6。其结构式如下:
氟嘧菌胺(diflumetorim)、二甲嘧酚(dimethirimol)、flutianil、呋吡菌胺(furametpyr)、精呋霜灵(furalaxyl-M)、picarbutrazox、tebufloquin、亚磷酸及其盐是几种广谱性的杀菌剂,对多种作物上的植物病害均表现出优良防效。
本发明经过大量的配方筛选试验研究发现,当苯菌酮与氟嘧菌胺、二甲嘧酚、flutianil、呋吡菌胺、精呋霜灵、picarbutrazox、tebufloquin、亚磷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药剂任意组合时,显示出令人惊讶的杀菌效果,即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实际杀菌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的理论总和,在生产上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协同杀菌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A和B,所述的活性成分A为苯菌酮(metrafenone),所述的活性成分B为氟嘧菌胺、二甲嘧酚、flutianil、呋吡菌胺、精呋霜灵、picarbutrazox、tebufloquin、亚磷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此外,还包括农药制剂加工中可以使用的助剂。
所述组合物可以特别良好的效果用于防治各种有用作物中的植物病害,所述有用作物包括但不限于常规育种作物、转基因作物、无性繁殖作物及无性繁殖材料、驯化栽培的野生植物等,特别适用于防治小麦、葫芦科蔬菜、番茄、茄子、苦瓜、豌豆、葡萄、樱桃、桃、苹果、梨、柑橘等作物病害。
可提及的具体实例为一些可用本发明的组合物防治的代表性植物病害,所述实例并不限于特定属种。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例,还可以以相同方式延伸到其它植物病害,括号注明其病原拉丁文学名:
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葫芦科蔬菜(黄瓜、西葫芦、南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冬瓜及苦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cucurbitae)、豌豆白粉病(Erysiphe pisi)、葡萄白粉病(Uncinula necate)、苹果、梨白粉病(Podosphaera leucotricha)、樱桃白粉病(Podosphaera clandestina)、猕猴桃白粉病(Phyllactinia actinidiae)、柑橘树白粉病(Oidium citri)、番茄及辣椒白粉病(Leveillula taurica)、茄子白粉病(Oidium neolycopersici)、观赏植物腐霉病(Pythium splendens)、观赏植物霜霉病(Peronospora sparsa)、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马铃薯及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组合物组分A和B可以任意比例混配,通常一种活性成分含量高于其余活性成分,优选混合比是100:1至1:100或50:1至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发伟业农药技术中心,未经北京科发伟业农药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7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A01N 人体、动植物体或其局部的保存
A01N35-00 含有机化合物的杀生剂、害虫驱避剂或引诱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该有机化合物包含带有两个连于杂原子的键的碳原子,其中至多1个键连于卤素,例如醛基
A01N35-02 .含有脂族键合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4 .含有直接连在芳环系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例如苯乙酮;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6 .含有酮基或硫酮基作为环的一部分,例如环己酮、醌;其衍生物,例如缩酮
A01N35-08 .至少1个键合杂原子的键是连在氮上
A01N35-10 ..含有碳氮双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