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桥输入端轴承定位预紧调整及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7677.9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9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于吉龙;李庆臣;陈鑫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2 | 分类号: | F16H57/022;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驰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桥 输入 轴承 定位 调整 密封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桥输入端轴承定位预紧调整及密封结构,由减速器壳体、轴承、齿轮轴、调整环、突缘、突缘螺母、油封以及止动螺栓组成,减速器壳体中布置有一个齿轮轴,齿轮轴后端通过轴承与减速器壳体内部连接,齿轮轴的中后段与减速器壳体之间安装有突缘,突缘的中后部与减速壳体之间安装有一个调整环,该调整环接合减速器壳体并且通过轴承对齿轮轴施加一个力,通过使用调整环、减速器壳体上的贯通的螺纹孔和内孔螺纹段以及止动螺栓可实现中桥输入端轴承定位预紧调整,同时油封布置直接与减速器壳体和突缘轴径配合,且油封与调整环之间留有间隙,调整环的作用力对油封不造成影响,因此有效提高了中桥输入端密封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驱动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桥输入端轴承定位预紧调整及可靠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6x4、6x6、8x4和8x8等重型车上应用双联驱动桥进行驱动。双联驱动桥由中桥和后桥组成。中桥作用是将变速器或分动器传递过来的动力一半传递到车轮,另外一半传递到后桥。动力传递路径是通过中桥上与输入端突缘配合的齿轮轴进行扭矩传递,其中齿轮轴通过轴承支撑在减速器壳体上。轴承需要轴向定位调整进行预紧,目前普遍使用的是调整环结构。调整环是通过在调整环外环上设置的外螺纹与减速器壳体上内孔螺纹相对旋入进而对轴承施加作用力,使轴承进行预紧。同时,突缘内花键与齿轮轴端部外花键配合,通过使用突缘螺母拧入齿轮轴端部设置的螺纹段固定。突缘锁定后,一侧端面与轴承内圈配合固定。调整环内环上设置油封配合面,油封外径与调整环内环配合面相配合。油封唇口作用在突缘轴径表面上。这样就对中桥输入端部分形成密封。调整环上设置了一圈凹槽,调整环锁片通过螺栓固定在减速器壳体上设置的螺纹孔内,下部作用在调整环的凹槽内,这样就对调整进行了锁止,防止中桥传递扭矩时在交变作用力作用下调整环松动。具体结构详见图1所示。但该结构存在以下缺陷:在交变载荷作用下,调整环因锁片对其锁止虽未发生松动,但调整环与减速器壳体螺纹配合位置齿轮油容易渗漏,造成中桥早期失效。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103225683 B,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1月13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轴承调整器组件,该轴承调整器组件可以具有一个壳体、一个轴承、一个调整环、一个固位环以及一个密封组件。该调整环对该轴承施加一个力。该固位环抑制该调整环的转动。该结构采用固位环对调整环进行抑制转动,固定环与壳体的定位需要在壳体内孔螺栓上开槽,使得螺纹断续不完整,影响螺纹连接强度,同时固位环的轴向限位是靠油封骨架支撑,轴向限位不可靠,容易在作用力下油封向外脱出,造成密封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调整环与减速器壳体螺纹配合位置齿轮油容易渗漏以及定位失效造成油封串动引起的渗漏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中桥输入端轴承定位预紧调整及密封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7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