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嵌埋热传元件的变压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8887.X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8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郭修玮;连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龟***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埋热传 元件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为能量传递与转换时普遍使用的装置。在操作过程中,变压器会因为许多因素而升温。举例来说,流经变压器绕组的电流会导致变压器导体的电阻加热(resistive heating),接着热再由导体散逸。具体来说,感应出的涡流(eddy current)会在变压器的铁芯内循环,因而造成电阻加热。涡流在铁芯内所产生的热能会接着传递至变压器的其他元件。此外,变压器中的残余直流电(residual DC current)也会导致变压器加热。因此,变压器操作往往伴随着变压器加热。
一种已知的降温方式,是对变压器进行强制风冷(例如,采用风扇)。然而,此作法的成效不彰,并无法将变压器操作时所产生的热能有效率地散逸,因此变压器操作时的温度与室温之间的温差仍过大,严重影响变压器的效能。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变压器,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效降低操作时的温度的嵌埋热传元件的变压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一种嵌埋热传元件的变压器包含铁芯、至少一绕组以及至少一第一热传元件。绕组绕设于铁芯。绕组具有多个排线层。第一热传元件热性连接于排线层中的相邻两层之间。第一热传元件配置以流通导热流体于其内。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变压器还包含至少一第二热传元件。第二热传元件热性连接于铁芯与绕组之间。第二热传元件与第一热传元件流体连通,并配置以流通导热流体于其内。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变压器还包含流体输出模块,配置以提供导热流体至第二热传元件。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热传元件与第二热传元件为内含流道的金属板。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变压器还包含多个前述绕组以及多个前述第一热传元件。铁芯包含多个芯部。绕组分别绕设于芯部。第一热传元件位于铁芯的一侧且流体连通。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变压器还包含多个第二热传元件。每一第二热传元件热性连接于对应的芯部与对应的绕组之间,并位于铁芯的前述侧。第二热传元件配置以流通导热流体于其内,并与第一热传元件流体连通。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热传元件由芯部的排列方向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序流体串联。第一热传元件由第一端至第二端依序流体串联。排列于第二端的第一热传元件与第二热传元件流体串联。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变压器还包含流体输出模块。流体输出模块配置以提供导热流体至排列于第一端的第二热传元件。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变压器还包含多个通风条。每一通风条设置于排线层中的相邻两层之间,以维持相邻两者之间的间隙。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变压器还包含多个绝缘层。绝缘层分别设置于排线层之间以及铁芯与绕组之间,以使排线层之间以及铁芯与绕组之间绝缘。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嵌埋热传元件的变压器是在绕组的相邻两排线层之间设置第一热传元件,因此可有效率地将嵌埋热传元件的变压器操作时绕组所产生的热能带走,进而可大幅降低嵌埋热传元件的变压器与室温之间的温差,借以改善嵌埋热传元件的变压器的效能。
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嵌埋热传元件的变压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绘示图1中的嵌埋热传元件的变压器的局部上视图;
图3为绘示图1中的嵌埋热传元件的变压器的部分元件示意图;
图4为绘示图3中的第一热传元件沿着线段4-4的剖面图;
图5为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嵌埋热传元件的变压器的部分元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致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88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