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钨氢气还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9315.3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9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仕;何国安;李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源普益硬质合金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22 | 分类号: | B22F9/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7 | 代理人: | 吴清瑕 |
地址: | 51700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钨 氢气 还原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钨氢气还原系统,包括由还原炉装置、氢气冷却脱水装置、干燥装置首尾连接形成的氢气循环回路,所述的干燥装置包括四通阀、第一冷却器、第二冷却器、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所述的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内均设有加热单元,所述的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的塔壁上均设有第一气体接口,所述的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的加热单元上均设有第二气体接口。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钨氢气还原系统,该系统上所使用的阀门均无需经受高温,并且关键阀门只是一个四通阀,可以有效的降低工人的操作难度,相比于传统技术而言,其设备相对较少,投资成本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钨粉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氧化钨氢气还原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过氢气还原氧化钨生产钨粉,如《氧化钨氢气还原制备超细钨粉的研究现状》郭峰,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8月,记载了钨粉的粒径与氢气的露点存在密切的联系,氢气的露点低于-60℃时,生产出纳米钨粉成为可能。
在本领域中,生产出符合上述要求露点的氢气已经成为可能,其采用的方案大多如图1描述,在图1中包括依次连接的还原炉A、淋洗器B、汽水分离器R、第一鼓风机C、第一热交换器D、第一汽水分离器E、第二热交换器F、第二汽水分离器G、两个并联的分子筛干燥塔H首尾连接形成氢气还原回路;第二热交换器F采用冷干机X的冷媒作为冷却剂,此外还包括第三热交换器I、第三汽水分离器J、第二鼓风机K、加热器L、两个并联的分子筛干燥塔H首尾相连形成的干燥塔氢气循环回路;在加热器L、分子筛干燥塔H之间以及两个分子筛干燥塔H之间必须设有阀门V以控制一个分子筛干燥塔H在工作时,另外一个分子筛干燥塔H处于再生状态。
为了实现分子筛干燥塔H内分子筛的充分脱水再生,加热器L会将氢气加热到数百℃,那么加热器L、分子筛干燥塔H之间以及两个分子筛干燥塔H之间设置的阀门V会经受高温,当阀门V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泄露,并且上述图1中涉及高温的阀门V至少需要六个,这对于工人的操作来说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钨氢气还原系统,该系统上所使用的阀门均无需经受高温,并且关键阀门只是一个四通阀,可以有效的降低工人的操作难度,相比于传统技术而言,其设备相对较少,投资成本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氧化钨氢气还原系统,包括由还原炉装置、氢气冷却脱水装置、干燥装置首尾连接形成的氢气循环回路,所述的干燥装置包括四通阀、第一冷却器、第二冷却器、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所述的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内均设有加热单元,所述的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的塔壁上均设有第一气体接口,所述的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的加热单元上均设有第二气体接口;
所述的四通阀的第一个接口、第一冷却器、第一干燥塔的第一气体接口依次连通;
所述的四通阀的第二个接口、第二冷却器、第二干燥塔的第一气体接口依次连通;
所述的四通阀的第三个接口和第四个接口分别连接至氢气冷却脱水装置的出口和入口;
所述的第一干燥塔的第二气体接口、第二干燥塔的第二气体接口、还原炉装置的入口三者连通。
在上述的氧化钨氢气还原系统中,还包括用于向系统内补充氢气的氢气补充装置。
在上述的氧化钨氢气还原系统中,所述的氢气补充装置连接在氢气冷却脱水装置上。
在上述的氧化钨氢气还原系统中,所述的氢气冷却脱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洗涤塔、汽水分离器、第三冷却器、干冷机,所述的洗涤塔的入口与还原炉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的干冷机的出口与四通阀的第三个接口连通,所述的汽水分离器的入口与四通阀的第四个接口连通。
在上述的氧化钨氢气还原系统中,所述的还原炉装置包括并联的两个还原炉,所述的两个还原炉的入口分别与第一干燥塔的第二气体接口、第二干燥塔的第二气体接口连通,所述的两个还原炉的出口分别与氢气冷却脱水装置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源普益硬质合金厂有限公司,未经河源普益硬质合金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93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