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9610.9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7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任宇新;陈超华;刘东华;何小华;马兆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0 | 分类号: | F16L21/00;F16L2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连接 结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管以及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的材质与所述混凝土管的材质不同,所述连接管件的一端为连接管段,所述连接管段伸入所述混凝土管中,所述混凝土管与所述连接管段相对应的管段为管道接口段,所述管道接口段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道加强环,至少两道所述加强环沿所述管道接口段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其中一道所述加强环设于所述管道接口段的一端,其中另一道所述加强环设于所述管道接口段的另一端;
所述连接管段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道止水环,至少两道所述止水环沿所述连接管段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其中一道所述止水环设于所述连接管段的一端,其中另一道所述止水环设于所述连接管段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为两道,一道所述加强环设于所述管道接口段的一端,另一道所述加强环设于所述管道接口段的另一端;所述止水环对应为两道,一道所述止水环设于所述连接管段的一端,另一道所述止水环设于所述连接管段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突出所述混凝土管的外壁的厚度大于所述混凝土管的管壁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段的长度为所述连接管件的内径的2-3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为钢筋混凝土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环与所述连接管件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件为钢管或PVC管。
8.一种管道连接结构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连接管件的连接管段的外壁上设置止水环;
搭建用于浇注形成混凝土管的管浇注钢筋,并在管浇注钢筋与所述连接管段对应的钢筋接口段搭建用于浇注形成至少两道加强环的至少两道环浇注钢筋,其中一道环浇注钢筋位于所述钢筋接口段的一端,其中另一道环浇注钢筋位于所述钢筋接口段的另一端;
浇注形成混凝土管以及加强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道连接结构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接管件的连接管段的外壁上设置止水环的具体步骤为:
在连接管段的外壁上焊接至少两道止水环,其中一道所述止水环焊接于所述连接管段的一端,其中另一道所述止水环焊接于所述连接管段的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96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