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电混动无极变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9750.6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9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道勤;张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道勤 |
主分类号: | F16H9/12 | 分类号: | F16H9/12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3000 贵州省六***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电混动 无极 变速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电混动无极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级变速器,它采用传动带和工作直径可变的主、从动轮相配合来传递动力,可以实现传动比的连续改变,从而得到传动系与发动机工况的最佳匹配。相关技术中的无极变速器,包括两个滑轮和一个金属带,金属带套设在两个滑轮上。滑轮四有两块轮盘组成,这两片轮盘中间的凹槽形成一个V形,其中一边轮盘由液压控制机构操纵,可视不同的发动机转速,进行分开与拉近的动作,V形凹槽也随之变宽或者变窄,将金属带升高或者降低,从而改变金属带与滑轮接触的直径。两个滑轮呈反向调节,即其中一个带轮凹槽逐渐变宽时,另一个带轮凹槽就会逐渐变窄,从而循序加大传动比的变化。但是,相关技术中的无极变速器,由于其滑轮是由两片轮盘组成,并在两片轮盘中间的凹槽形成V形,利用液压控制机构推动其中一片轮盘移动,从而改变V形凹槽的宽度,液压在驱动的轮盘移动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及时达到变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电混动无极变速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油电混动无极变速装置,包括与发动机连接的变速机构;与执行机构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和变速机构之间通过齿轮啮合,所述变速机构所包含的主动轮轴和皮带轮轴上安装有可调节轮槽大小的皮带轮。,主动轮的输出端依次安装有发电机和电机。
所述变速机构包括主动轮轴和皮带轮轴,所述主动轮轴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皮带轮轴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主动轮轴上安装有主动轮,所述皮带轮轴上安装有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间通过皮带连接。
所述主动轮包括多个轮毂,每个轮毂为独立结构,轮毂的上设置有多个调速槽,调速槽均匀设置在轮毂的圆周方向上,调速槽的上端往皮带方向倾斜,调速槽内安装有滑动块,所述主动轮的两端还安装有挤压弹簧,挤压弹簧安装在主动轮轴上且挤压弹簧末端与设置在主动轮轴上的挡圈接触。
所述从动轮包含数量与轮毂相同的轮毂B,从动轮的侧面两端安装有挤压弹簧,挤压弹簧的末端与设置在皮带轮轴上的挡圈接触。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轴、输出轴、中间轴,所述主传动轴上安装有传动轴主动齿轮、前进传动齿轮、倒挡传动齿轮.,所述输出轴上安装有前进齿轮、倒挡齿轮,所述中间轴上安装有中间齿轮,所诉传动轴主动齿轮与安装在皮带轮轴上的皮带轴传动齿轮啮合,前进传动齿轮与前进齿轮啮合,倒挡传动齿轮与中间齿轮咬合,中间齿轮的另一端与倒挡齿轮啮合。
所述主传动轴上还安装有中间齿轮圈,中间齿轮圈上安装有与之配合的滑套,所述前进传动齿轮和倒挡传动齿轮的相邻侧均固接有换挡凸台,所述换挡凸台的规格与中间齿轮圈相同。
所述前进传动齿轮和倒挡传动齿轮与主传动轴之间均设置有滚珠轴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电机线给车辆进行变速,轮盘经过离心力作用下V形槽变换后电机再停止,变速平稳、快速,没有顿挫感,电机直接与主动轮轴连接,使汽车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实现油电混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传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主动轮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从动轮剖面图;
图中:9-传动机构,91-主传动轴,911-传动轴主动齿轮,912-前进传动齿轮,913-倒挡传动齿轮,914-滑套,915-中间齿轮圈,916-换挡凸台,917-滚珠轴承,92-输出轴,921-前进齿轮,922-倒挡齿轮,93-支撑轴承,94-中间轴,941-中间齿轮,95-皮带轴传动齿轮,10-变速机构,101-主动轮,1012-调速槽,1013-滑动块,1014-挤压弹簧,1015-挡圈,1016-轮毂,102-从动轮,1021-回位弹簧B,1022-轮毂B,103-皮带,104-皮带轮轴,105-主动轮轴,106-发电机,107-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道勤,未经张道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97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电线路弧垂高度测量装置
- 下一篇:输电线路实时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