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房控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9890.3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9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康;吴亚举;单路路;孙洪涛;唐若峰;陈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青浦区华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终端 身份验证 位置 感知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房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状态获取装置: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状态;所述位置状态包括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者停留在动作区域,其中,从设备区域由近到远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动作区域、识别区域;
运动状态获取装置: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所述运动状态包括历时运动状态和/或实时运动状态;
行为模式认定装置: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和位置状态,认定移动终端的行为模式;
设备指令生成装置:根据所述行为模式生成设备控制指令;
所述设备控制指令包含房控指令;
所述行为模式认定装置,用于执行如下任一个或任多个步骤:
当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贴近感应设备,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识别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朝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朝向设备区域,且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均为加速度方向未朝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路过模式;
当停留在在识别区域中,且在识别区域内的历时的运动状态中存在反向的加速度,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
当停留在在动作区域中,且在动作区域内的历时的运动状态中存在反向的加速度,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
当设定时间内交替存在:在动作区域内的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朝向识别区域,在识别区域内的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朝向动作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
当停留在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静止,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停留模式;
当进入识别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背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离开模式;
所述行为模式包括出入模式、路过模式、踱步模式、停留模式或者离开模式;
所述设备指令生成装置,包括如下任一种或任多种装置:
启动指令生成装置:根据所述出入模式生成控制设备启动的指令;
保持指令生成装置:根据所述路过模式、踱步模式、停留模式或者离开模式生成控制设备保持的指令;
还包括如下装置:
第一身份验证装置:当进入识别区域时,对移动终端的身份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位置状态获取装置或运动状态获取装置;或者
第二身份验证装置:当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时,对移动终端的身份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在设备指令生成装置中生成控制设备启动的指令;否则,则在设备指令生成装置中生成控制设备保持的指令;
用户行为模式的检测采用移动终端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在APP中不断采集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进而能够判断用户所处的行为状态;
系统能够基于位置感知自动发起身份验证请求,再根据所获取的位置信息及身份信息,自动向系统所连接的房控系统发出控制指令,并能够获取房控系统的反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房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房控指令能够用于控制房门的开启、关闭。
3.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房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房控系统,包括:
位置状态获取步骤: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状态;
运动状态获取步骤: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
行为模式认定步骤: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和位置状态,认定移动终端的行为模式;
设备指令生成步骤:根据所述行为模式生成设备控制指令;
所述设备控制指令包含房控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朗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98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