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动式打气排汗散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1863.X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9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胡锡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锡文 |
主分类号: | A41D1/00 | 分类号: | A41D1/00;A41D27/28;A45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刘健,黄韧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打气 排汗 散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气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动式打气排汗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用于穿戴的穿戴体一般都不具备有排汗散热系统,即使设有排汗散热系统的穿戴体也都是通过电能驱动,这对于穿戴在人体上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式充气气垫系统,能够获取穿戴体运动动能进行打气排汗散热,安全环保且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式打气排汗散热系统,包括有穿戴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穿戴体上的至少一缓冲打气装置和至少一储气排汗装置,所述缓冲打气装置用以获取所述穿戴体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运动动能并转化所述运动动能对所述储气排汗装置进行打气操作;所述储气排汗装置设有至少一排气孔以输出气体进行排汗散热。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运动式打气排汗散热系统,所述缓冲打气装置包括有用于获取所述穿戴体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运动动能的缓冲部以及由所述缓冲部转化所述运动动能以推动进行打气操作的打气部。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运动式打气排汗散热系统,所述缓冲打气装置的内部设为空腔,所述缓冲部为竖立设置在所述空腔的内底部的弹簧,所述打气部为连接在所述弹簧顶部的载重组件以及所述载重组件顶部的所述空腔;所述载重组件与所述空腔的内壁可滑动式接触,所述弹簧随所述穿戴体运动而沿所述空腔上下震动以反复推动所述载重组件压缩所述空腔对所述储气排汗装置进行打气。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运动式打气排汗散热系统,所述缓冲打气装置设为可随所述穿戴体运动而反复进行压缩复位的压缩打气筒,所述缓冲部和所述打气部分别对应设为所述压缩打气筒的外壁和内腔。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运动式打气排汗散热系统,所述储气排汗装置呈表面设置有所述排气孔的气囊结构。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运动式打气排汗散热系统,所述打气部通过至少一导气管连接至所述储气排汗装置的进气孔;和/或
所述储气排汗装置的所述进气孔设有单向气流阀。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运动式打气排汗散热系统,所述储气排汗装置设有控制所述排气孔的开启与关闭的排气控制阀。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运动式打气排汗散热系统,所述缓冲打气装置和/或所述储气排汗装置内置于所述穿戴体中。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运动式打气排汗散热系统,所述穿戴体设为箱包或服饰或帽子或鞋类。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运动式打气排汗散热系统,所述储气排汗装置的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正对在人体穿戴部位的所述穿戴体的表面。
本发明所述的运动式打气排汗散热系统,包括有穿戴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穿戴体上的至少一缓冲打气装置和至少一储气排汗装置,所述缓冲打气装置用以获取所述穿戴体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运动动能并转化所述运动动能对所述储气排汗装置进行打气操作;所述储气排汗装置设有至少一排气孔以输出气体进行排汗散热。借此,本发明能够获取穿戴体运动动能进行打气排汗散热,安全环保且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运动式打气排汗散热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运动式打气排汗散热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锡文,未经胡锡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18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