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场人工降雨边坡试验中隔渗和减阻的侧向边界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1899.8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8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潘俊义;王治军;朱桥川;苏健;周鹏;吴江林;卢锋;郭玉华;李荣建;张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108 | 代理人: | 何锐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场 人工降雨 试验 中隔渗 侧向 边界 实现 方法 | ||
1.现场人工降雨边坡试验中隔渗和减阻的侧向边界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挖隔离槽(4):根据实际降雨测试边坡的需要,首先在自然边坡(1)中选取测试边坡,然后从测试边坡平台(2)到测试边坡斜坡(3)的表面确定测试边坡两侧边界位置并做好标记,之后分别在测试边坡平台(2)和测试边坡斜坡(3)的两侧边界从上至下开挖隔离槽(4),开挖至预设深度,其中,隔离槽(4)的形状与测试边坡的两侧截面相似;
步骤2)放置隔离布(5):在隔离槽(4)内靠近测试边坡的一侧壁布置FDR探管(6),然后将隔离布(5)放入隔离槽(4),使隔离布(5)、FDR探管(6)与测试边坡土体充分接触,其中,所述FDR探管(6)竖直设置且至少为两个,分别设于测试边坡平台(2)的侧壁和测试边坡斜坡(3)的侧壁,所述FDR探管(6)通过导线连接设于地面上的数据采集仪(12);
步骤3)回填密实:在隔离槽(4)内远离测试边坡的另一侧与隔离布(5)之间空隙中逐步放入回填土(7),并分层夯实,最后平整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人工降雨边坡试验中隔渗和减阻的侧向边界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槽(4)在测试边坡平台(2)中的开挖预设深度低于测试边坡在边坡稳定性计算中潜在滑动面的最低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人工降雨边坡试验中隔渗和减阻的侧向边界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DR探管(6)包括外层的PVC 管和设于PVC 管内的多个电极(10),所述多个电极(10)通过同轴电缆(9)连接,一对电极(10)组成一个电容(11),多对电极(10)组成多组电容(11),组成多组信号感知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人工降雨边坡试验中隔渗和减阻的侧向边界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槽(4)的开挖宽度为10~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人工降雨边坡试验中隔渗和减阻的侧向边界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布(5)由软聚氯乙烯材料制成,厚度为0.3~0.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人工降雨边坡试验中隔渗和减阻的侧向边界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DR探管(6)长度与所在位置的隔离槽(4)深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场人工降雨边坡试验中隔渗和减阻的侧向边界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DR探管(6)内电容(11)的间距布设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1.5m电容(11)间距为10~20cm,下部电容(11)间距为30~5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189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