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箱涵单舱拼多舱的组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2943.7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0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冀龙;荣文婷;孙成涛;李航;吕兆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中信路桥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3209 | 代理人: | 陈润明 |
地址: | 150317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涵单舱拼多舱 组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箱涵单舱拼多舱的组合方法,属于箱涵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作为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的隧道空间,施工较为方便,相较管涵更加经济。目前,多舱箱涵组成的相邻涵舱有种建议采用彼此通过螺栓进行硬性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的缺点是,当一方涵舱因地面土壤沉降造成损坏,会影响相邻硬性连接涵舱同时造成不同程度损坏,形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而提供箱涵单舱拼多舱的组合方法,提高了箱涵系统稳定性,节约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箱涵单舱拼多舱的组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地基上铺设混凝土底板;
步骤二、在混凝土底板上,通过箱涵相互连接成一号涵舱;
步骤三、在混凝土底板上,通过箱涵相互连接成二号涵舱,二号涵舱贴合设置在一号涵舱1右侧;
步骤四、在二号涵舱右侧或一号涵舱正上方或二号涵舱正上方或一号涵舱与二号涵舱接缝上方,贴合设置有通过箱涵相互连接成的三号涵舱。
进一步,所述一号涵舱、二号涵舱和三号涵舱箱涵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
进一步,所述二号涵舱、一号涵舱和三号涵舱彼此之间设置有改性沥青防水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涵舱之间采用了柔性连接解决了一侧涵舱因泥土沉降破损导致相邻涵舱遭到破坏的现象,同时相邻涵舱之间设置有改性沥青防水层,解决了相邻涵舱一方漏水影响另一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根据附图1:
箱涵单舱拼多舱的组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地基上铺设混凝土底板3;
步骤二、在混凝土底板3上,通过箱涵相互连接成一号涵舱1;
步骤三、在混凝土底板3上,通过箱涵相互连接成二号涵舱2,二号涵舱2贴合设置在一号涵舱1右侧;
步骤四、在二号涵舱2右侧,贴合设置有通过箱涵相互连接成的三号涵舱4。
所述一号涵舱1、二号涵舱2和三号涵舱4箱涵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二号涵舱2、一号涵舱1和三号涵舱4彼此之间设置有改性沥青防水层。
实施例二,根据附图2:
箱涵单舱拼多舱的组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地基上铺设混凝土底板3;
步骤二、在混凝土底板3上,通过箱涵相互连接成一号涵舱1;
步骤三、在混凝土底板3上,通过箱涵相互连接成二号涵舱2,二号涵舱2贴合设置在一号涵舱1右侧;
步骤四、一号涵舱1正上方,贴合设置有通过箱涵相互连接成的三号涵舱4。
所述一号涵舱1、二号涵舱2和三号涵舱4箱涵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二号涵舱2、一号涵舱1和三号涵舱4彼此之间设置有改性沥青防水层。
实施例三,根据附图3:
箱涵单舱拼多舱的组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地基上铺设混凝土底板3;
步骤二、在混凝土底板3上,通过箱涵相互连接成一号涵舱1;
步骤三、在混凝土底板3上,通过箱涵相互连接成二号涵舱2,二号涵舱2贴合设置在一号涵舱1右侧;
步骤四、二号涵舱2正上方,贴合设置有通过箱涵相互连接成的三号涵舱4。
所述一号涵舱1、二号涵舱2和三号涵舱4箱涵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二号涵舱2、一号涵舱1和三号涵舱4彼此之间设置有改性沥青防水层。
实施例四,根据附图4:
箱涵单舱拼多舱的组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地基上铺设混凝土底板3;
步骤二、在混凝土底板3上,通过箱涵相互连接成一号涵舱1;
步骤三、在混凝土底板3上,通过箱涵相互连接成二号涵舱2,二号涵舱2贴合设置在一号涵舱1右侧;
步骤四、一号涵舱1与二号涵舱2接缝上方,贴合设置有通过箱涵相互连接成的三号涵舱4。
所述一号涵舱1、二号涵舱2和三号涵舱4箱涵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二号涵舱2、一号涵舱1和三号涵舱4彼此之间设置有改性沥青防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中信路桥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省中信路桥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29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雾灯结构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大钢模板可拆卸式止水对拉螺杆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