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段小煤柱留设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3102.8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0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王晨光;张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段 小煤柱留设 施工 方法 | ||
一种区段小煤柱留设施工方法,步骤为:通过掘进机截割巷道,以围岩整体性不被破坏为前提,提高掘进机截割头转速,降低掘进机截割头移动速度,并以截割齿齿痕清晰连续为标准;先在巷道顶板和巷道两帮安装锚杆或锚索,再在巷道顶板铺设金属网;在巷道顶板裸露24h以内,对巷道顶板和巷道两帮进行喷浆封闭,并构成钢筋混凝土封固层;先在巷道底板安装锚杆,再铺设金属网,最后在金属网上浇注混凝土,并构成钢筋混凝土底板;对煤柱进行联合支护加固;对巷道进行超前加强支护,并随着工作面的推进沿煤柱边缘打设切顶钻孔;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对煤柱进行打孔注浆加固,提高煤柱承载能力。本发明提高了煤炭采出率、围岩控制效果、矿井寿命及施工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区段小煤柱留设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煤柱尺寸对于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传统的放顶煤开采技术中,需要在两个区段工作面之间留设一定宽度的煤柱,煤柱宽度为30m左右,加上端头未放出的煤顶,导致工作面的煤炭损失率较高。
另外,在传统的放顶煤开采技术中,围岩变形破坏较为严重,且主要表现为两帮移近量大,煤帮会破碎成连片的网兜状,底鼓严重,导致人工底板破裂顶起,且呈现竖立状,致使巷道返修工作量大。
再有,在采动影响下,围岩的破坏将进一步加剧,导致超前支护施工更加困难,并且对围岩的控制效果也较差,从而增大了施工安全压力。
因此,开发一种全新的煤矿开采施工技术将十分必要,其应具备以下优点:①、能够降低煤炭损失率,提高煤炭采出率;②、能够提高围岩控制效果,进一步提高矿井寿命;③、能够进一步提高煤矿施工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区段小煤柱留设施工方法,能够降低煤炭损失率,提高煤炭采出率;能够提高围岩控制效果,进一步提高矿井寿命;能够进一步提高煤矿施工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区段小煤柱留设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掘进机截割巷道,以围岩整体性不被破坏为前提,提高掘进机截割头转速,降低掘进机截割头移动速度,并以截割齿齿痕清晰连续为标准;
步骤二:先在巷道顶板和巷道两帮安装锚杆或锚索,再在巷道顶板铺设金属网;
步骤三:在巷道顶板裸露24h以内,对巷道顶板和巷道两帮进行喷浆封闭,并构成钢筋混凝土封固层;
步骤四:先在巷道底板安装锚杆,再铺设金属网,最后在金属网上浇注混凝土,并构成钢筋混凝土底板;
步骤五:对煤柱进行联合支护加固;
步骤六:对巷道进行超前加强支护,并随着工作面的推进沿煤柱边缘打设切顶钻孔;
步骤七: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对煤柱进行打孔注浆加固,提高煤柱承载能力。
步骤二中,采用全粘结式锚杆或锚索;锚杆或锚索的间距为0.9m~1.1m,锚杆或锚索的排距为0.7m~0.9m;当采用全粘结式锚杆时,锚杆的长度为2.3m~2.5m;当采用全粘结式锚索时,位于巷道顶板的锚索长度为4.2m~4.4m,位于巷道两帮的锚索长度为6.2m~6.4m。
步骤三中,在对巷道顶板和巷道两帮进行喷浆封闭前,并当围岩局部出现破坏或离层体时,需要注浆固化围岩局部内生裂隙或剥落离层体后,再进行喷浆封闭作业。
步骤四中,在巷道底板安装锚杆前,需要先清理巷道底板,清除底板围岩裂隙和离层体;锚杆采用全粘结式锚杆,锚杆垂直于巷道底板进行打设,锚杆的间距和排距均为0.9m~1.1m,锚杆的长度为1.4m~1.6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31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钻截齿及其截割头
- 下一篇:复杂地质条件综采工作面分合式过断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