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抗静电纱线及其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4225.3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8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槐向兵;黄伟广;王青海;胡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陆亿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1G13/00;D01D5/06;D03D15/00;D01F6/92;D01F1/09;D06M14/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赵海波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石墨烯 阻燃抗静电 涤纶复合纤维 纤维 阻燃涤纶纤维 改性石墨烯 生产成本低 导电性能 涤纶纺丝 涤纶阻燃 服用性能 静电现象 耐气候性 湿法纺丝 物理性能 阻燃性能 防辐射 复合液 混纺纱 除螨 纺制 回潮 面料 申请 保证 | ||
1.一种阻燃抗静电纱线,其特征在于:是由2-5wt%石墨烯-涤纶复合纤维(1)、60-65wt%涤纶阻燃纤维(2)和30%-38wt%雅赛尔纤维(3)纺制而成;所述石墨烯-涤纶复合纤维(1)由石墨烯-涤纶纺丝复合液通过湿法纺丝获得,所涉及的石墨烯为改性石墨烯;所述改性石墨烯为石墨烯马来酸单酯,其制备方法:采用双氧水氧化石墨烯获得具有边缘羟基的石墨烯,然后让具有边缘羟基的石墨烯与马来酸酐反应,并以三氟甲磺酸稀土盐为催化剂活化石墨烯的边缘羟基,制得石墨烯马来酸单酯,石墨烯与马来酸酐的添加摩尔比为1:0.7-2.0;
所得的改性石墨烯提纯后与涤纶聚酯切片按照50:(1-3)的质量比混合后制成颗粒状成纤高聚物,然后再深解形成石墨烯-涤纶纺丝复合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抗静电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阻燃纤维(2)为磷含量在6500-7000ppm,极限氧指数(L.O.I)不小于35的磷系阻燃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燃抗静电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阻燃纤维(2)为用含磷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磷酸酯(DMMEP)对涤纶进行接枝共聚形成的阻燃改性纤维。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阻燃抗静电纱线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纺纱准备:
① 根据每批需要纺制的纱线纱支、重量及三种纤维的比例计算纺纱所需三种纤维的重量,
② 将预开松之后的全部石墨烯-涤纶复合纤维(1)、部分涤纶阻燃纤维(2)和部分雅赛尔纤维(3)按照1:20:10的质量比经过4次均匀混合后形成纤维网喂入梳棉机,经过梳棉工艺制成的三组分混合生条,采用全部石墨烯-涤纶复合纤维、部分涤纶阻燃纤维和部分雅赛尔纤维按照一定的比例先混合制备生条,然后在并条中进行多步混合的方法,可以确保在抗静电纱线中石墨烯-涤纶复合纤维的均匀分布;
③ 将预开松之后的剩余的涤纶阻燃纤维(2)、剩余的雅赛尔纤维(3)喂入混棉机经过4次均匀混合后形成纤维网喂入梳棉机,经过梳棉工艺形成混合生条,
将剩余涤纶阻燃纤维和剩余雅赛尔纤维在混棉机上均匀混合之后制成的生条与含有不锈钢纤维的混合生条并合;
④ 将②和③所得生条在并条机上采用并条工艺形成预定比例的均匀混合熟条;
(2)细纱:
将步骤④熟条喂入涡流纺纱机,其中,纺纱速度为280-360m/min,总牵伸倍数200-400倍,主区牵伸45-55倍,中区牵伸倍数2-4倍,后区牵伸倍数1-2倍,罗拉中心距44.5mm×43mm×4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燃抗静电纱线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②和③中所述梳棉工艺中锡林-盖板五点隔距8mm、7mm、7mm、7mm、8mm,锡林-刺辊隔距8mm,锡林-道夫隔距5mm,步骤④所述并条工艺为三道并条,车速控制在220-260m/min,罗拉隔距10×16mm,罗拉中心距50×51mm,熟条定量为2.9-4.0g/m,三道并条均采用8根条子并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抗静电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涤纶复合纤维(1)细度为1.3-1.6D,长度为30-33mm,涤纶阻燃纤维(2) 1.2-1.5D,长度为35-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抗静电纱线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经和纬纱,或作为经、纬纱之一与纺织纤维在织机上交织成坯布,经过整理加工形成一种阻燃抗静电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陆亿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陆亿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42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