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水底地形观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4619.9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9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詹杰民;马文韬;龚也君;李雨田;罗莹莹;蔡文豪;赵陶;胡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7/06 | 分类号: | G01B1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郑永泉;邱奕才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形剖面 水槽 观测 水槽侧壁 地形 任意时间点 变换矩阵 实验过程 实验效率 出水槽 基向量 记录 两组 泥沙 水体 推算 悬浮 测量 澄清 观察 | ||
本专利涉及一种实验水底地形观测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停止水流,能使水体逐渐澄清,便于测量并记录水槽中部地形剖面;当求出两组基向量之间的变换矩阵后,便可以在任意时间点上,根据从水槽侧壁观测到的地形剖面推算出水槽中部地形剖面,实现对水槽中部的地形剖面的间接观测,因为水槽侧壁处地形剖面便于观察记录,而水槽中部的地形剖面因在水流中有悬浮的泥沙而难以被测出,因此本专利通过水槽侧壁处地形剖面间接观测水槽中部地形剖面,实验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水流-泥沙实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水底地形观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研究水流通过局部侵蚀和淤积对水底地形造成的变化,常在实验室水槽中进行实验。因为水槽中部的泥沙受其他无关变量影响较小,例如水槽侧壁对水流有回旋或反弹等作用,而在水槽中部这些作用的影响可最小化,因此,实验研究常基于水槽中部的地形测量数据来进行。水槽中部地形可通过超声波测深仪测量,但实验过程中粒径较小的泥沙会随着水流从水底起动而悬浮在水体中,使超声波测深难以精确地实时测量水底地形剖面的变化过程,虽然实验室水槽侧壁常装有高清玻璃,即使水体浑浊亦可通过侧壁的高清玻璃观测记录水底地形在侧壁的剖面,但是水槽侧壁对水流产生的侧壁效应会使水流呈现一定的三维效应,进而使水底地形也具有一定的三维形态,因此,通过水槽侧壁记录的侧壁处地形剖面和用超声波测深仪测量到的水槽中部地形剖面之间存在一定差别,难以通过水槽侧壁处地形剖面获得水槽中部地形剖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提供一种实验水底地形观测方法,能够较好地通过便于观察记录的水槽侧壁处地形剖面获得难以测量得到的水槽中部地形剖面,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效率。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是这样加以解决的:一种实验水底地形观测方法,其步骤如下:
在实验过程中一直测量并记录水槽侧壁地形剖面;
S1:实验开始,使水在水槽中进行流动;
S2:在某一个时间点停止水流,测量并记录此时水槽中部地形剖面;
S3:对同时刻的水槽中部地形剖面及水槽侧壁地形剖面进行同阶数的多项式拟合,分别得到水槽中部地形曲线及水槽侧壁地形曲线,并分别从得到的两个多项式中提取系数,组成中部地形剖面向量及侧壁地形剖面向量;
S4:重新打开水流,每隔一段的时间停止水流,测量并记录水槽中部地形剖面,再重复步骤S3,直至得到的中部地形剖面向量、侧壁地形剖面向量及多项式系数的数量均相同;
S5:若得到的多个中部地形剖面向量之间线性无关,多个侧壁地形剖面向量之间也线性无关,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返回步骤S2;
S6:将多个中部地形剖面向量及多个侧壁地形剖面向量转换为两组基向量,求出这两组基向量之间的变换矩阵;
S7:在任何时间点记录到的水槽侧壁地形剖面通过该变换矩阵可得到同时刻的水槽中部地形剖面。
在实验中,实验设备为水槽,水槽中装有泥沙,实验时让水在泥沙上流过,研究水流对水槽中水底地形的影响,本专利在实验过程中停止水流,能使水体逐渐澄清,便于测量并记录水槽中部地形剖面;当求出两组基向量之间的变换矩阵后,便可以在任意时间点上,根据从水槽侧壁观测到的地形剖面推算出水槽中部地形剖面,实现对水槽中部的地形剖面的间接观测,因为水槽侧壁处地形剖面便于观察测量并记录,而水槽中部的地形剖面因在水流中有悬浮的泥沙而难以被测出,因此本专利通过水槽侧壁处地形剖面间接观测水槽中部地形剖面,实验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46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