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油茶林碳汇能力的套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5253.7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1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闫文德;梁小翠;李敬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油茶 林碳汇 能力 套种 方法 | ||
1.一种提高油茶林碳汇能力的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1)林地选择、2)整地成梯、3)开穴培肥、4)移栽种植、5)开沟条播、6)栽后管理、7)割青处理;
所述移栽种植方法为:a.移栽方法:到达栽种期后,精选优质二年生油茶嫁接苗和三年生黄栀子自生苗移栽至种植穴中,覆土填平,浇足定根水,并在林苗兜部垅起内高外低土堆以防止根部积水;b.混种模式:油茶幼苗与黄栀子苗在梯阶上按照“-茶-栀-栀-茶-栀-栀-茶-”的混种模式进行栽种;
所述开沟条播:a.开沟:油茶与黄栀子苗定植后,在“茶-栀”行的两侧平行开挖播种沟,沟宽和沟深皆为10-20cm;b.用处理好的圆叶决明种子沿沟播种,播种量为7.5-12kg/hm2,株距控制在20cm左右;
所述割青处理为:秋季茶籽采收前及时刈割圆叶决明,留茬约20cm高。
2.一种提高油茶林碳汇能力的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林地选择:选择地形开阔、通风朝阳、地势平缓且坡度小于25℃、海拔500m以下的宜林荒山;
2)整地成梯:将所选山地除去地表植被及山石、树兜等杂物,将土地底层土翻耕过来日光暴晒5-7天,之后沿坡面修成水平环山梯阶,并在梯阶内侧开挖排水沟;
3)开穴培肥:在所整水平梯阶上按株间距0.9-1.2m、穴深0.4-0.6m、穴口直径0.4m的规格开挖种植穴,并将基肥按4-6kg/穴的用量施于穴底,再在其上覆盖5-8cm厚的土壤,然后灌入种植穴容积30-40%的水后自然保持直至栽种期;
4)移栽种植:a.移栽方法:到达栽种期后,精选优质二年生油茶嫁接苗和三年生黄栀子自生苗移栽至种植穴中,覆土填平,浇足定根水,并在林苗兜部垅起内高外低土堆以防止根部积水;b.混种模式:油茶幼苗与黄栀子苗在梯阶上按照“-茶-栀-栀-茶-栀-栀-茶-”的混种模式进行栽种,即栽种后实现茶-茶株距3m左右,茶-栀和栀-栀株距1m左右;
5)开沟条播:a.开沟:油茶与黄栀子苗定植后,在“茶-栀”行的两侧平行开挖播种沟,沟宽和沟深皆为10-20cm;b.用处理好的圆叶决明种子沿沟播种,播种量为7.5-12kg/hm2,株距控制在20cm左右;
6)栽后管理:栽后进行林间的水肥、抚育、采收与病虫害防治管理;
7)割青处理:秋季茶籽采收前及时刈割圆叶决明,留茬约20cm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油茶林碳汇能力的套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2)步整地成梯时水平梯阶的宽度为3m,相邻两梯阶的高度落差为1.5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油茶林碳汇能力的套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2)步整地成梯时在梯阶内侧开挖的排水沟规格为宽18-22cm,深15-20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油茶林碳汇能力的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3)步种植穴底所施基肥为腐熟的鸡粪、菜籽饼等土杂肥和尿素、磷酸铵、氯化钾、钙镁磷粉、微量元素等无机化肥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油茶林碳汇能力的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5)步开沟条播时,开挖播种沟与“茶-栀”行的行间距为60-8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油茶林碳汇能力的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5)步开沟条播所用的圆叶决明种子需事先用热水处理使种皮软化,并用根瘤菌和钙镁磷肥拌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52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早熟晚粳水稻产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核桃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