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硫电池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6001.6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0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洪泽平;姜小芳;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琴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587;H01M4/62;H01M10/052;H01M10/058;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33269 杭州聚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美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硫电池的制备方法,其中负极材料以质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合物组成:5‑10份稳态锂粉、3‑7份碳材料、1份粘结剂和溶剂。本发明特别选用了稳态锂粉以及炭纳米球、碳纳米管和介孔碳按照质量比为5:2:1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作为负极中的碳材料制备负极混合浆料,使得该锂硫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电池表现出较小的阻抗,能有效减弱连续充放电过程中的穿梭效应和枝晶生长,比常规金属锂箔表现出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硫电池电极材料及利用该种电极材料制备锂硫电池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battery,LIB),又称为锂二次电池,是一种可循环充电的移动电源设备。LIB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循环寿命长、清洁无毒和无记忆效应等诸多优点,自从上世纪90年代索尼公司将LIB商业化以来,LIB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发展。目前LIB己经成为大多数移动电子设备的电源。近几年,人们对LIB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在LIB中,负极材料对电池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发展优异的负极材料也是提高LIB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碳材料是最主要的一种LIB负极材料,目前己经有上百种拥有不同结构的碳材料被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这些材料包括天然石墨、人工石墨、焦炭、碳纤维、中间相碳微球、碳黑等。
单质硫无毒、全球储量丰富,而且有着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mAh/g)。金属锂有着低密度(0.534g/cm3)、低电势(-3.045v)和高比容量(3861mAh/g),因此锂硫电池可以达到较高的能量密度,从而可在能量存储、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锂硫电池商业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金属锂化学性质不稳定,使用时存在潜在的危险;当负极采用金属锂箔时,电池经过多次充放电后,金属锂箔表面易形成枝晶。枝晶的不断生长导致电池容量下降,且枝晶生长可能刺穿隔膜,造成电池短路,引发安全问题。
硬碳是高分子聚合物的热解碳,即使在高温下也难以石墨化。硬碳的可逆容量能较高,循环性能也很好。但是硬碳也存在电极电位过高、电位滞后(即嵌锂电位小于脱锂电位)以及首次循环不可逆容量大等缺点。
目前,大部分锂硫电池都采用金属锂作为负极。锂作为负极在多次充放电过程中会由十电流密度不均导致枝品的形成。枝品会导致隔膜穿透,进而使电池发生短路,是主要的安全隐患来源。如果在负极中添加石墨烯,负极的比表面积变大,面电流密度减小,同时,疏松的石墨烯提供了锂沉积的空间,从而使锂枝品的生长越来越困难。针对锂负极存在的问题,科研工作者进行的改进和研究较少。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电解液添加剂进行改性,通过加入不同的添加剂,如LiNO3和PEO等,促使锂负极表面在充放电过程中快速形成更为稳定的SEI膜,希望能抑制锂枝晶和提高循环性能。然而添加剂在充放电过程中逐渐被消耗,影响电池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二是从锂电极的制备工艺入手,通过使用锂化合物包覆锂粉或者电沉积金属锂,锂箔表面增加保护层等方法,提高了循环效率和循环寿命,但操作过程也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稳态锂粉和特殊配比碳材料制备而成的负极浆料,以及由该浆料制备而成的锂硫电池,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硬碳等材料带来的技术缺陷、并且解决了锂电池负极改进的中存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差以及操作复杂等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琴,未经张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6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建筑产品管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装箱箱号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