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3R耦合支链的连杆单元及基于此的高刚度可展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6028.5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5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熬;杨栋皓;徐世杰;饶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238 | 代理人: | 曹雄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连杆 单元 基于 刚度 机构 | ||
1.一种含3R耦合支链的连杆单元,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座(FB)、第一转动副(R1)、第一连杆(L1)、第二转动副(R2)、第二连杆(L2)、第三转动副(R3)、第一中间平台(MP1)、第四转动副(R4)、第三连杆(L3)、第五转动副(R5)、末端连杆(EP)、第六转动副(R6)、第四连杆(L4)、第七转动副(R7)、第二中间平台(MP2)、第八转动副(R8)、第五连杆(L5)、第九转动副(R9)、第六连杆(L6)、第十转动副(R10)、耦合支链转动副一(R11)、耦合支链连杆一(L7)、耦合支链转动副二(R12)、耦合支链连杆二(L8)、耦合支链转动副三(R13);上述基座,连杆,副和平台有如下连接关系:第一连杆(L1)通过第一转动副(R1)安装在基座(FB)上,第二连杆(L2)通过第二转动副(R2)与第一连杆(L1)相连,第二转动副(R2)的轴线沿第二连杆(L2)的中心线,第一中间平台(MP1)通过第三转动副(R3)与第二连杆(L2)相连,第三连杆(L3)通过第四转动副(R4)与第一中间平台(MP1)连接,末端连杆(EP)通过第五转动副(R5)与第三连杆(L3)连接,第四连杆(L4)通过第六转动副(R6)与末端连杆(EP)连接,第二中间平台(MP2)通过第七转动副(R7)与第四连杆(L4)连接,第五连杆(L5)通过第八转动副(R8)与第二中间平台(MP2)连接,第六连杆(L6)一端通过第九转动副(R9)与第五连杆(L5)相连,另一端通过第十转动副(R10)安装在基座(FB)上,第九转动副(R9)的轴线沿第五连杆(L5)的中心线,耦合支链连杆一(L7)通过耦合支链转动副一(R11)与第一中间平台(MP1)连接,耦合支链连杆二(L8)一端通过耦合支链转动副二(R12)与耦合支链连杆一(L7)连接,另一端通过耦合支链转动副三(R13)与第二中间平台(MP2)连接;第一转动副(R1)的轴线和第十转动副(R10)的轴线在基座平面内相交,第三转动副(R3)的轴线和第八转动副(R8)的轴线相交,第四转动副(R4)的轴线与第三转动副(R3)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七转动副(R7)的轴线与第八转动副(R8)的轴线相互平行,第四转动副(R4)的轴线和第七转动副(R7)的轴线相交,第五转动副(R5)的轴线与第四转动副(R4)的轴线异面,第六转动副(R6)的轴线与第七转动副(R7)的轴线异面,第五转动副(R5)的轴线与第六转动副(R6)的轴线相交,耦合支链转动副一(R11)的轴线与第三转动副(R3)的轴线相互平行,耦合支链转动副三(R13)的轴线与第八转动副(R8)的轴线相互平行,耦合支链转动副一(R11)的轴线与耦合支链转动副三(R13)的轴线相交。
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单元,按照如下方法构建可展机构:多个连杆单元环形阵列在同一基座(FB)上,两个相邻的前后单元之间,前一单元的第二中间平台(MP2)与后一单元的第一中间平台(MP1)通过一个五转动副链连接,该五转动副链包括第一中间转动副(R14)、第一中间连杆(L9)、第二中间转动副(R15)、第二中间连杆(L10)、第三中间转动副(R16)、第三中间连杆(L11)、第四中间转动副(R17)、第四中间连杆(L12)、第五中间转动副(R18);五转动副链的第一中间连杆(L9)通过第一中间转动副(R14)与前一连杆单元的第二中间平台(MP2)连接,第二中间连杆(L10)通过第二中间转动副(R15)与第一中间连杆(L9)连接,第二中间转动副(R15)的轴线沿第一中间连杆(L9)的中心线,第三中间连杆(L11)通过第三中间转动副(R16)与第二中间连杆(L10)连接,第四中间连杆(L12)一端通过第四中间转动副(R17)与第三中间连杆(L11)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五中间转动副(R18)与后一连杆单元的第一中间平台(MP1)连接,第四中间转动副(R17)的轴线沿第四中间连杆(L12)的中心线;上述可展机构的基座(FB)为底面是正偶数多边形的正棱柱,且可展机构中连杆单元的数量是基座(FB)的底面边数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60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页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具有铰接动平台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