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作生物材料的钙盐混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6366.9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1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董寅生;肖夫兰;耿银雪;郭超;黄志海;储成林;盛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32 | 分类号: | C01B25/32;C01F11/18;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郑立发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钙盐混合物 制备 羟基磷灰石 生物材料 水热处理 陈化液 氢氧化钙悬浊液 机械混合过程 无水乙醇洗涤 碳酸钙颗粒 碳酸钠溶液 碳酸钙 分散均匀 磷酸溶液 最终产物 陈化 滴加 烘干 两相 冷却 团聚 调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作生物材料的钙盐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磷酸溶液加至氢氧化钙悬浊液中,待反应结束后陈化,得陈化液;(2)向步骤(1)所得的陈化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反应后离心,将所得沉淀物进行水热处理;(3)上述水热处理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物,然后烘干,即得所述钙盐混合物。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的钙盐混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调控原料比例即可直接控制最终产物的各相组成,所得产物羟基磷灰石与碳酸钙颗粒均为纳米尺寸,且分散均匀,实现了羟基磷灰石和碳酸钙在纳米尺寸的混合,避免了两相直接机械混合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混合不均、团聚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作生物材料的钙盐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HA)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物学特性,被广泛用于骨组织替代材料、催化剂、离子交换剂以及传感器等。碳酸钙是在食品行业和生物材料中被广泛应用的钙盐,常用作钙的补充剂,制造牙膏、牙粉的原料等。基于两物相的共同特点,羟基磷灰石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在骨水泥增强材料、骨组织替换材料、预防骨质疏松病的钙源补充剂、牙膏添加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纳米尺寸的钙盐混合物具有纳米材料独特的性质,如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等,这些独特的性质使其具备更好的生物活性、骨诱导性、降解性能以及催化性能等。因此,发展一种纳米尺寸的钙盐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商业价值。
该两相混合物的常规合成方法是先将羟基磷灰石和碳酸钙分别合成,其次再通过球磨、研磨等方式进行机械混合。该类方法通常需要两次合成,工艺复杂;其次,羟基磷灰石和碳酸钙两相合成后再进行机械混合,难以实现在纳米尺寸的均匀混合,即使两相在合成时尺寸为纳米量级,后期的混合过程也会导致颗粒严重团聚,影响最终使用效果。因此期望寻找一种方法,可以一次性合成纳米尺寸的两相混合物,并且能够实现对两相相对含量的调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作生物材料的钙盐混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作生物材料的钙盐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磷酸溶液加至氢氧化钙悬浊液中,待反应结束后陈化,得陈化液;
(2)向步骤(1)所得的陈化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反应后离心,将所得沉淀物进行水热处理;
(3)上述水热处理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物,然后烘干,即得所述钙盐混合物。
优选,所述钙盐混合物为羟基磷灰石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优选,所述的用作生物材料的钙盐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在强力搅拌条件下,将磷酸溶液加至氢氧化钙悬浊液中,待反应结束后陈化12小时;
(2)在强力搅拌条件下,向(1)所得的陈化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继续反应1小时后离心,所得沉淀物置于水热釜中,在120℃-180℃水热处理5小时;
(3)将(2)中反应结束后的水热釜冷却至室温,用无水乙醇洗涤釜内沉淀物,将沉淀烘干,即得羟基磷灰石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优选,步骤(1)所述的氢氧化钙和磷酸的摩尔比为2.0-5.0,反应溶剂为去离子水。
优选,步骤(2)所述的加入的碳酸钠的量与氢氧化钙的摩尔比为0.167-0.667。
优选,所述步骤(1)和(2)中强力搅拌条件为:机械搅拌,速度为60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63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