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荷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6743.9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0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会;邹凌飞;王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61/24 | 分类号: | B01D61/24;B01D67/00;B01D69/02;B01D7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224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荷电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荷电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聚乙烯醇、水和烷氧基硅烷进行混合后,得到涂膜液;然后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涂膜液在基体上涂膜后,干燥,得到一次交联膜;最后将上述步骤得到的一次交联膜置于醛溶液中进行反应后,得到非荷电膜。本发明以含有大量‑OH基的聚乙烯醇为起始原料,与烷氧基硅烷反应,形成有机‑无机交联网络,再与醛进行二次交联后,得到一种具有缩醛结构的非荷电膜。本发明制备的非荷电膜在扩散渗析过程中,可以显著抑制水渗透现象,能分离各种含酸料液,而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工业化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荷电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荷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尤其涉及一种二次交联的非荷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膜是分离两相的中间相,有分离作用的膜称为分离膜,也简称为膜。分离膜以特定的方式限制两相间的物质传递,使不同的物质以不同的速率透过膜,实现物质的分离。膜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按电性可分为非荷电膜和荷电膜。荷电膜含有可离子化基团,基团对溶液中的离子有静电吸引或排斥的作用,能有目的地提纯或去除溶液中的离子。荷电膜交换包括阳离子交换膜(阳膜)、阴离子交换膜(阴膜)和双极膜,其中阴膜含有的可离子化基团为季铵基团(-N+R3),对溶液中的阴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但阻碍溶液中的阳离子透过。
阴膜在扩散渗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扩散渗析以浓度差作为驱动力,在膜的两侧分别放入废酸溶液和水。分离的机理是溶液中的阴离子可以自由通过阴膜,为了保持电中性,溶液中的阳离子也需要同时透过阴膜,由于H+离子体积小活性大,受到阴膜的排斥力小,可以和阴离子同时透过膜材料,因此,废酸溶液中的酸成分如HCl可以透过膜材料而被回收。近些年来荷电膜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如《脱盐》(Desalination,300,2012,58-63)杂志选择了草甘膦酸化液和NaOH中和的产物即草甘膦中和液,通过双极膜电渗析脱除草甘膦中和液中的NaCl,将NaCl电解重新转化为HCl和NaOH。虽然双极膜电渗析可以脱除大部分NaCl,但起初的中和阶段浪费了大量的NaOH,且双极膜电渗析有较高的能耗和成本,不利于经济生产。《膜科学杂志》(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491,2015,45-52)报道了将阴膜应用于扩散渗析过程,可回收HCl/FeCl2溶液中的HCl成分。但阴膜的制备过程相对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分离与纯化》(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Technology,141,2015,387-393)报道了使用商业阴膜,通过扩散渗析过程分离草甘膦酸化液中的HCl成分。扩散渗析过程可有效的回收溶液中的酸,但阴膜存在较严重的水渗透,使得残液被稀释的程度大,不利于草甘膦的结晶析出,降低了草甘膦的产率。
因此,如何克服荷电膜的上述缺陷,同时又能在分离回收酸液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已成为领域内诸多研究人员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非荷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特别是一种二次交联的非荷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分离回收酸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非荷电膜,具有缩醛结构,可以显著抑制水渗透现象,能分离各种含酸料液,而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工业化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荷电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聚乙烯醇、水和烷氧基硅烷进行混合后,得到涂膜液;
B)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涂膜液在基体上涂膜后,干燥,得到一次交联膜;
C)将上述步骤得到的一次交联膜置于醛溶液中进行反应后,得到非荷电膜。
优选的,所述烷氧基硅烷包括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酸三甲氧基硅烷和3-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醛溶液包括戊二醛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师范学院,未经盐城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67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渗透膜壳启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污染复合蒸馏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