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金槐大小年问题的施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57255.X 申请日: 2017-04-19
公开(公告)号: CN107041196A 公开(公告)日: 2017-08-15
发明(设计)人: 唐健民;韦记青;蒋运生;邹蓉;熊忠臣;史艳财;高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C21/00 分类号: A01C21/00;C05G1/00;C05G3/00
代理公司: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代理人: 朱志宽,李秋琦
地址: 541006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解决 金槐大 小年 问题 施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解决金槐大小年问题的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金槐(Sophora japonica cv.jinhuai)为蝶形花科槐,是众多槐树品种中的一个分支,原生长于桂北和湘南地区,属多年生高大落叶乔木,是从槐树中选育出的优良栽种品种;因其槐米(即饱满而未开放的花蕾)颜色金黄,故名为金槐。金槐产出的槐米,属贵重药材,具有清热、凉血、止血、治便血、痔血等功能。槐米富含芦丁和槲皮素,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弹性,可疏通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循环,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输出量,减少心率等作用;在临床上,对防治脑血栓、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视网膜出血、烧伤及痛风等疾病治疗和缓解具有显著的作用;此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溃疡、解痉及镇痛的作用。

目前,金槐已经发展为全州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是当地老百姓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据有关检测部门对全州金槐米进行芦丁检测,其芦丁含量在35%~37%以上,有的甚至达到46%。中国的优质槐米主要产于全州及全州附近的湘南南部,全州是生产优质槐米的最佳产地,有不可替代的地域优势,全州特殊的土质、气候等特殊地理自然因素,造就了“金槐米”的优种优质。金槐一直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从未出现槐米滞销现象,其价格不断上涨;全州金槐米市场收购价已由90年代每公斤12-20元上涨到目前的40-80元。世界上98%的槐米来自中国,目前全国槐米总产量仅有9000多吨,而国际市场每年需求量在15000吨以上。在未来的20年内,槐米需求趋势将逐年递增20%,市场缺口大。因此,金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现今,全州全县金槐种植面积近20万亩,但是有产量的仅10-20%的种植面积;主要是全州那里的土质、气候等特殊地理自然因素,造成金槐出现大小年,甚至不挂花的问题,影响了种植金槐的经济效益和产业的发展。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部分金槐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并挫伤了他们的种槐积极性。如何解决金槐大小年甚至不结花的问题是金槐种植科技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已有的研究未见有解决金槐大小年的相关报道。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金槐产业化种植中出现的大小年,甚至只长枝条不挂花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槐的施肥方法,通过本方法可以对不挂花的金槐,进行合理修剪、断根施肥,从根部到叶面对金槐进行不同浓度施肥,从而促使金槐挂花、结米;有效的解决金槐的生产中小年不结槐米的这一困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解决金槐大小年问题的施肥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在冬季金槐落叶后,对不结槐米的槐树进行合理整形修剪,把金槐的枝条回缩修剪留为10cm-30cm长,然后继续扩坑施肥并植株周围进行断根处理,环状沟的直径约50cm-80cm,沟宽20cm-30cm,沟深25cm-40cm,将肥料A和土混匀施入沟内,再覆土填平;

(2)待春天新梢萌动后,当金槐萌芽新梢≦5cm长,用肥料B喷施于金槐叶面上,新梢15-25cm长时用肥料C进行喷洒金槐叶面,新梢25-40cm长用肥料D进行喷洒金槐叶面,即得。

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肥料A按照重量份数比由以下原料组成:过磷酸钙100~200份、磷酸二氢钾50~150份、花生麸肥50~100份和复合肥10~15份。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肥料B为马齿笕提取物和质量浓度为0.1%-0.5%叶面肥的混合肥料,二者体积比1:1混合而得;其中,马齿笕提取物稀释800-1000倍后再与叶面肥混合。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肥料C为马齿笕提取物和质量浓度为0.1%-0.5%叶面肥的混合肥料,二者体积比0.3~0.5:1混合而得;其中,马齿笕提取物稀释500-800倍后再与叶面肥混合。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肥料D为马齿笕提取物和质量浓度为0.1%-0.5%叶面肥的混合肥料,二者体积比0.7~0.8:1混合而得;其中,马齿笕提取物稀释200-500倍后再与叶面肥混合。

其中,所述的马齿笕提取物为将马齿笕与提取液按照重量比0.3~0.5:1~2重量比混合,保持温度为50~60℃提取1~3小时,即得。

其中,所述的提取液为乙醇与酵素按照0.1~0.3:0.7~1.2体积比混合所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72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